突围与僭妄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文学曾因叙述文革、批判和反思文革历史而获得巨大的历史声誉。自“伤痕”、“反思”文学开启了文学叙述文革的潮流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和“文革”之间一直延续着“忽明忽暗”的叙述与被叙述、遗忘与召唤、遮蔽与再现等多重的表述和对话关系。本论文主要以“伤痕”、“反思”文学的文革叙述为背景,来考察先锋小说文革叙述的独特话语价值,并初步对其作出价值判断。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大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从“文革”给中国知识分子造成的精神创伤谈起,考察并梳理了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叙事与文革创伤的内在联系。通过引证,阐明了中国先锋小说同样没有逃离“创伤”阴影的覆盖,先锋小说的内部精神与“文革”的暴力话语之间,实际上潜存着一层“紧张”的心理关系。“文革”的暴力性话语系统是先锋小说内部弥漫的死亡、暴力、孤独、绝望等“深渊”主题的原始心理病灶。第一章从先锋小说诞生前夕的文学场、先锋作家的文革记忆及其叙事的发生等层面展开发生学的考察。先锋小说诞生的前夜,主宰中国文坛的是以“伤痕”、“反思”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宏大叙述。这类主流叙事作品紧密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意旨,以“文学的形式”营造了一个关于“文革”的“叙事场域”,并确立了新时期文学反文革话语的历史叙事姿态,而且,此后的文革小说几乎都受到了这种宏大叙述的规约。先锋小说的出现是对“伤痕”、“反思”文学宏大叙事模式的反叛。通过对先锋小说早期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先锋小说的叙事发生与先锋作家们的“文革记忆”存在密切联系。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主要概括和归纳出先锋小说文革叙述的独特“世界图式”。先锋作家的边缘性文化身份决定了其笔下的“文革”图景迥异于“伤痕”、“反思”小说中的“文革”形象。先锋作家对童年文革经验的挖掘、呈现,对“文革”进行的变形的艺术加工以及无意识的书写使先锋小说的文革叙述表现出童年性、荒诞化、潜在性的特征。第三章对先锋小说文革叙述这一独特的叙事类型做出整体的价值判断。由于先锋作家过于倚重“内心体验”和“私人经验”,导致他们的文革叙述普遍带有“类型化”、“私人性”的倾向,这一方面是先锋小说文革叙述的特点,另一方面却也无形中限制了先锋小说文革叙述的精神承担能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简单回顾和总结,主要对先锋小说的文革叙述以及当代“文革叙述”的发展走向、价值承担等问题进行反思,并期待“文革叙述”这一民族性宏大主题历史叙事能诞生伟大的作品。
其他文献
由于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且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随斜拉索张拉力的改变而改变,故确定合理的斜拉索初始张拉力是确定斜拉桥结构合理初始构形的关键.相对于结构对
粉煤灰由于其具备"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及活性效应",在将其掺入混凝土后对混凝土多项性能指标有大幅度改善。其中形态效应主要是因优质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球形玻璃微珠而形成
本文以王蒙《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季节”系列小说中的“同构并置”现象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分析了“季节”系列小说中的“同构
陈亮(1143-1194)是南宋爱国文人和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自少有驱驰四方之志”①卷1《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力主恢复中原,志在匡时济世。在陈亮不长的一生中,复仇雪耻、振兴中原
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防汛防旱防风法制体系完备和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存在问题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广东省开展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开展立法工
《儿女英雄传》是晚清白话小说中的一部佳作,是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一部小说。作者文康有着与曹雪芹大体相同的身世和感慨,其作品受《红楼梦》的影响也较深。两部小说有
旅游市场中存在大量强制性消费、“鬼城”、盈利性破产、旅游骗局和天价机票等抑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因此,以新古典经济学要素流动理论为基础,在资本要素流动视角下,从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监利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8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
目的:系统评价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应用最佳时机,近期疗效包括住院天数及退热时间、脑脊液及外周血中炎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外周血炎症因子降低水平、病死率及近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远期预后如听力损伤、严重听力损伤及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以及激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等。方法:计算机搜索英文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Pub Med、MEDLINE、EMBASE,中文数据库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非常独特的个案。他以一种庄严的姿态,饱含真挚的情感,回顾了自身所走的艰辛之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生活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再发现。从史铁生对生与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