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晋中区块构造解释及有利区带预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cu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沁水盆地面积36000km~2,煤层气勘探面积27100km~2,是我国原型盆地特征保留较好的聚煤盆地之一。盆地煤层气产量丰厚,占比国内总产量百分之九十三,占比全国资源总量高达十分之一,具有极高的勘探开发价值。现阶段的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深度在2000米以上的浅层,其资源量为39500.42×10~8m3,然而,深度在2000米以下的资源量没有探明,对于研究区的煤气层以外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尚未开展。就近年来新一轮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和区内能源气体的开采形势来看,盆地内的天然气资源具有很大的开采潜能。受华北地台构造演化影响,沁水盆地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挤压褶皱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拉张裂陷以及白垩世-古近纪挤压反转三个构造期次。研究区晋中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北部,主要构造活动发生在燕山期。研究区构造发育机制、断层展布等是油气成藏的保存条件和运移通道。研究首先进行精细构造解释,主要完成子波提取、制作合成记录、层位标定和追踪、时深转换、构造成图等工作。编制上石盒子组底,下石盒子组底,山西组底,太原组底共四个层位平面构造图。按工区断裂分布及组合、构造背景及演化、露头条件,确定各主要断层,将晋中区块划分为晋中断陷、太古斜坡、榆社斜坡、武乡凹陷四个构造单元。其次根据工区内构造演化过程和区域构造背景,建立构造模拟实验,与解释工作相互验证,分析工区内构造形成机制。构造模拟实验的本质在于利用相似条件,模拟实际地质构造变形,研究构造演化,成因以及动力学发展的一种沙箱模拟办法。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早侏罗到中侏罗的NWW挤压应力对区内断裂的影响较大,SEE向挤压应力影响较弱;晚侏罗到早白垩时期的NWW拉张应力对于晋中断陷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推测在成藏主要时期(燕山期)受应力和边界条件影响最小的区域是榆社斜坡构造带。相比于其他几个构造单元,榆社斜坡远离盆地边界,受边界条件影响最小;榆社斜坡位置靠东,受应力条件影响也远逊于其他构造单元。对比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榆社斜坡构造相对稳定。本课题充分发挥构造模拟实验的优势研究主要断裂的演化过程,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分析次级断裂特征和组合,结合两者的优势,分析工区内构造发育机制。对比分析后认为,工区内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在榆社斜坡构造带上,为盆地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调度可以定义为若干个任务在一些机器上进行加工,“如何按时间对机器和物力等资源进行安排”使某些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由于现代制造系统的零部件构成复杂、生产周期长、基本为订单生产和任务多变,使得运行环境越来越充满了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这些特点组合在一起,使调度变得更加困难,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压力要求现代制造系统进一步向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为了处理这种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
微小、拥挤、无处不在rn这是一群看不见但无处不在,微小却拥挤的东西,它们几乎把人类包围了起来,但它们还不算是微生物.这些自然的创造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自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
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大,材料耗费大,使得物资管理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水利工程的物资管理进行了详细探讨,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水利工程物资有效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Large-scal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鹰眼:世界之大尽收眼底rn大自然仿佛偏爱鹰,让它具有对地面上一切事物丝丝入眼的本领.它视野宽广,目光敏锐,还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看到它时常让人们想起一句歌词,“借我一双
本文针对成形模具对陶瓷材料的要求,从提高陶瓷模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出发,选用具有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腐蚀、原料分布广泛的Al2O3陶瓷为基体,采用纳米复合方法制备
采矿巷道爆破开挖是地下矿体开采所进行的首要工序。采矿巷道开挖爆破是在只有一个临空面而其周边又受夹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使采矿巷道掘进炮孔爆破能在不受夹制或夹制尽可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等,本文划分了麻江古油藏的构造单元,并主要研究了节理、断裂的特征。该区共发育五组区域节理构造,由老到新依次为:早期平面X型共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这也给建筑装饰工作展开带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建材已经逐渐不符合人们实际需要了.在这种背景下,装饰施工单位必须转变发
本文专注于依赖CAD系统进行MCNP辅助建模的研究,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几何结构的虚拟组装与辐射输运数值计算系统的耦合研究”项目中的一个基础核心部分。MCNP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