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8在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r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188在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纹状体内给药法,建立NMDA受体介导的大鼠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尼式染色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P188对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兴奋性模型大鼠纹状体中IκB-α、DRAM和LAMP-2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P188舌下静脉预防给药,Western Blot检测P188对模型大鼠纹状体中IκB-α、DRAM和LAMP-2蛋白表达的调节。结果:尼式染色和细胞计数结果显示P188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损伤面积显著减小(P<0.01),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纹状体注射QA后,模型大鼠纹状体内Ik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DRAM和LAMP-2蛋白表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性;P188可抑制QA引起的大鼠纹状体中IκB-α、DRAM和LAM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论: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导致的神经元损伤与NF-κB的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相关,P188可通过影响NF-κB的激活、自噬/溶酶体途径,从而对QA所致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UV)与液质联谱(LC/MS)两种方法检测尿中苯巯基尿酸(SPMA)的效果,以评价HPLC/UV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尿样经50%硫酸酸化、氯仿∶异丙醇(5:1,v/v)重复
第一部分苯并[a]芘染毒所致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目的:拟用光镜和电镜方法研究苯并[a]芘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健康21d龄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40~50g,活动
针对巷道围岩受两向不等压地应力作用下的平面应变问题,分析围岩流变特性对其塑性区的影响。深埋巷道围岩因流变的发展而持续变形,其达到稳定后的峰值应力为一定围压下的长期
目的:研究低剂量亚砷酸钠对大鼠红细胞的影响,探讨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ys)对其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评价砷对红细胞的毒性,为慢性砷中毒机制和防治研究、
众所周知,数学模型在人类传染病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考虑具有时滞和脉冲效应的传染病模型.第1章研究了具有时滞效应的HIV/AIDS病毒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平衡点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