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的自修复环氧树脂组分设计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树脂作为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在复合材料、涂料、交联剂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机械力、辐射环境、腐蚀介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材料表面和内部会产生裂纹且难以修复,因其具有交联三维网状结构也难以降解和分解,因此环氧树脂的修复和回收问题使其应用领域受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基于Diels-Alder(DA)反应的热可逆自修复环氧树脂替代传统环氧树脂,并对自修复环氧树脂组分进行设计与优化。首先,研究了糠基缩水甘油醚(FGE)/双马来酰亚胺(BMI)/甲基六氢苯酐(Me HHPA)基础体系的制备和性能,设计了新的快速固化工艺;其次,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设计组分,引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对比MD模拟与实验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结果;最后,将MD模拟数据作为机器学习的原始数据集,通过神经网络预测不同树脂体系的性能,分析各组分对自修复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GE/BMI/Me HHPA基础体系的固化工艺采用70°C下固化36 h,FGE/DGEBA/BMI/Me HHPA改性体系的固化工艺采用70°C下3 h、100°C下3 h、120°C下3h、150°C下3 h和70°C下24 h固化,修复工艺均采用120°C下处理30 min,紧接着70°C下固化24 h。根据该固化和修复工艺得到的基础体系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98°C,杨氏模量(E)为1.48 GPa,极限拉伸强度(UTS)为22.3 MPa,自修复效率(η)接近87%。通过修复过程发现,包含DA键的自修复环氧树脂大分子大约在120°C下会分解为BMI和FGE结构的小分子链,在70°C下这些小分子链会重组成大分子,从而修复裂纹。(2)提出了一种基于MD模拟和机器学习的多组分自修复环氧树脂体系设计方法,来寻找热性能、力学性能与自修复性能之间的平衡。结合MD和机器学习的设计方法,获得自修复环氧树脂体系最佳的组分比例,并能够自动、快速和准确地获得不同组成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该设计方法也可以拓展到其他材料体系的设计中。(3)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发现FGE的呋喃基团和BMI的马来酰亚胺基团形成的DA键对于自修复性能非常重要,DA键的密度越高自修复效果越好,当FGE与BMI质量比约为10/14时,自修复效率最高。同时自修复环氧树脂体系需要DGEBA改善体系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当DGEBA的质量分数在20%以上,改善效果明显。设计综合性能优良的自修复环氧树脂DGEBA/FGE/BMI的质量比为39/27/34,该环氧树脂的Tg约为128°C,E为2.13 GPa,UTS为34 MPa,η为72%。
其他文献
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与包容机匣、卫星承力结构件和空间反射镜支架对高比强和高比模连续纤维增强轻质复合材料需求迫切。Cf/SiC-Al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耐磨损、抗疲劳等优点,而且结构可设计性强、可近净尺寸成型,是航空航天重要候选材料。本文采用T700碳纤维三维针刺缝合结构预制体为增强骨架,以聚碳硅烷为陶瓷先驱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原位填充SiC基体,以真空压力浸渗法填充ZL1
学位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铁电聚合物具有柔韧性性、低电荷响应以及高灵敏性的特点,为智能结构中理想的柔性传感材料。由于压电性能有限,单一P(VDF-HFP)聚合物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性能传感器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P(VDF-HFP)聚合物的压电性能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共混改性手段,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增强颗粒提升P(VDF-HFP)压电
学位
为确保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分析智慧工地的特点,例如高效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提出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Ti6Al4V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高疲劳抗性、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服役条件下表现良好得到广泛应用。增材制造的高速发展,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效率低难度高的难题,而电子束快速成形技术(Electron Beam Freeform Fabrication,EBF~3)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真空无污染的柔性加工增材技术,在钛合金结构件的成形领域显示出独特优势。但是电子束快速成形制备的钛合金试样,因
学位
<正>一、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因数学文化而精彩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将数学文化与数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微观地进行分析,将数学文化渗入课堂教学,
期刊
本文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注重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改善现场施工环境、科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保养施工机械设备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期刊
报纸
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东北地区内循环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宏观经济视角剖析东北内循环以及内循环主体具体内涵,分析东北内循环主体建设中的现状,聚焦内循环主体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突破口——产业链与创新链,研究产业链和创新链作为内循环主体建设的前后联动节点,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模式高级化,产业链条科学化,产业政策全面化,产业区域
期刊
随着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寻求研发和制造更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Wh kg-1,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非常具有应用前景,故有希望代替锂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重要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之一。但是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仍然面临着很多严重问题,尤其是在电化学性能方面存在着一些本身无法忽略的问题,如硫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单质硫和短链多硫化物的绝缘性、多硫化物在电解
学位
施工安全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也是所有建设企业必须重视的内容。在工程建设期间,建筑企业只有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现存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梳理了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可行措施,旨在提高建设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