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拱斜拉网格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拱斜拉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杂交结构,由钢拱、下部刚性结构和柔性拉索组合而成,造型流畅优美。与其他普通钢结构相比,钢拱斜拉网格结构通过在斜拉索中施加预应力,为下部结构提供多个柔性支点,进而改善下部结构受力状态,降低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这种结构体系综合了拱结构抗压、拉索抗拉能力强的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杂交结构体系。   目前,钢拱斜拉网格结构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实际工程的应用相比,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钢拱稳定分析方法、拉索施工顺序优化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鉴于此,本文针对钢拱斜拉网格结构,对钢拱稳定分析、拉索施工对钢拱平面外稳定的影响、拉索施工顺序优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钢拱是钢拱斜拉网格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其平面外的稳定往往可以通过设置足够的支撑或者构件之间的相互约束得到保证,但作为竖向的主要承力体系,钢拱往往跨越很大的跨度而没有面内的支承,平面内的稳定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平面内稳定性能常常是钢拱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钢拱平面内稳定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分析钢拱平面内稳定性的方法。另外,本文还就拉索施工顺序对钢拱平面外稳定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较好的拉索施工顺序。   钢拱斜拉结构在拉索张拉施工时,对于不同的拉索施工顺序,其施工张拉力有较大的区别,为方便拉索施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过程风险,并改善结构整体性能,对拉索施工顺序进行优化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预应力拉索施工顺序优化方法,结合大型分析软件ANSYS及APDL语言,通过编制相应程序实现对拉索施工顺序进行主动优化选择,结束以往仅凭经验选择施工顺序的盲目性,为预应力钢结构索的张拉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本文对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这个典型的钢拱斜拉网格结构的多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前面阐述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结论进行应用,验证拉索施工顺序优化方法的正确性。文中还结合拉索施工顺序对钢拱平面外稳定影响的特点,得出最优拉索施工顺序。鄂尔多斯地区大风较多,通过模态分析研究拉索减振器设置的必要性,最终确定拉索减振器设置的位置以及高阻尼橡胶圈的相关参数,避免出现下部结构与拉索出现共振现象。借鉴其他工程经验,对拉索表面做合理处理,减小风雨振的影响。本工程拉索节点区域相对复杂,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以较高的精度对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模拟,使得判定节点安全性的方法变得经济、方便,而节点的设计思路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也可以相类似的工程提供较好的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铁路列车车重增大、速度提高、行车密度加大,长期行车必然产生较大的累积塑性变形;列车长期振动引起的振陷也愈加严重。因此,对路基振陷的进一步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参
随着城市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日趋紧张,使越来越多的地铁车站朝着大深度地层进行设置。深埋地铁车站出入口交叉段属于交叉隧道的一种特殊结构。因出入口交叉段结构受力复杂,对其
随着历次震害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已经意识到,偏心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反应是造成结构抗震性能迅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偏心框架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扭
现行的抗火设计规范以及钢筋混凝土抗火性能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标准火灾或者不同温度等级下的试验研究,均未考虑结构类型和火灾房间使用功能等因素对火灾燃烧模式的影响。在进
结构连续倒塌破坏是一种严重的结构灾害,本文以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备用荷载路径的pushdown分析方法,研究其抗连续倒塌性能和可靠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无楼板
在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工程中,为了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出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本课题研制一种免拆卸的水泥复合模板,通过专用设计的多功能钢
近年来随着我国将建设中心转向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公路隧道作为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故其设计理念及施工方法的优化对于提高整个
随着原水水源微污染的加重,在局部沿海和某些高原地区原水中存在溴离子,导致在应用臭氧技术进行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活性炭由于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操作
基础隔震是近几十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抗震设计方法,主要通过设置于建筑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隔震装置,吸收并耗散地震能量等措施减小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大幅度
在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的实体强度发展规律和模板施工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