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州厝(屋),皇宫起(建)”这句潮汕的俗语,用来形容潮汕传统民居的独特风格和建筑特色,意即谓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潮汕民间建筑艺术凝结了其先人的心血和审美观念。嵌瓷作为潮汕民间艺术,是潮汕建筑中三大装饰手法之一,在历史的沉淀下绽放出它独具魅力的风采。嵌瓷艺术大到宏观布局小到一花一草,都与传统潮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独具的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笔者走访了潮汕多个地方,在当地做了很多调研,询问了数十个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关于对嵌瓷工艺的了解。结果很令笔者失望,只有不到十个人了解一点嵌瓷工艺,可见这种珍贵的传统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险境。保护传统民间工艺不是让它存进博物馆供后人参观,而是要以活态的原则让其适应这个发展的社会,融入现代生活,走进我们这个社会。本文以潮汕传统嵌瓷艺术为中心,通过对潮汕嵌瓷工艺的传承脉络的分析研究,了解其古今潮汕嵌瓷艺术发展情况,归纳总结嵌瓷的文化寓意,梳理出传统嵌瓷工艺当今发展的面临的困境,分析制约嵌瓷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嵌瓷艺术发展的可行性方法和新方向,弘扬和保留珍贵的传统工艺。全文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课题来源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第二章是潮汕建筑的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在这样的独特文化下发展的嵌瓷艺术和其制作的材料及工具,奠定了课题的研究要点和地域结合的特殊背景。第三章主要梳理了“非遗”文化潮汕嵌瓷艺术的三大传承脉络,分别主要是潮阳地区吴丹成——大寮许氏脉络,普宁地区何翔云——普宁陈氏脉络以及潮州地区苏宝珊——潮州卢氏脉络。从梳理出来的三大传承脉络,分析嵌瓷艺术传承的特点,以及当前的传承发展情况。第四章主要是用美学和社会民俗两大角度,从形态、材质、选材、颜色,分析“非遗”文化潮汕嵌瓷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五章是以传统民居、宗祠、寺庙为例,分析了潮汕嵌瓷艺术在不同建筑中的文化意寓。其中也分析了潮汕建筑基本平面布局和当地建筑局部的特色。第六章就当前“非遗”文化潮汕嵌瓷艺术现存问题展开研究,阐述了政府、社会和民间艺人在保护和传承潮汕嵌瓷艺术中的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潮汕嵌瓷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特殊性和原则,笔者最后对潮汕嵌瓷艺术未来的发展分别对政府,社会和传承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对嵌瓷艺术发展的创新想法。第七章为最后的结论,总结了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并对研究中尚未完善的问题及今后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潮汕嵌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个分支,体现了潮汕人民淳朴的情怀寄托、当地的风土人情、价值取向和文化传承。正是在潮汕大地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孕育了嵌瓷这一独特的工艺。嵌瓷技艺不能丢,优秀的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之根。“非遗”文化潮汕嵌瓷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技艺,不仅需要被保护,更需要我们珍视它、感受它,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