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ny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其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防止其发生和发展。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等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措施,但一些患者尽管采用了上述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一定时间内并不一定必然带来临床症状及远期预后的改善。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己酮可可碱(pentoxyfylline,PTF)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试验,部分研究发现己酮可可碱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改善和延缓肾功能进行发展。但这些临床试验多为小样本的研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也缺乏对该领域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目的了解目前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全世界关于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所有能检索到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两位评价员独立地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资料提取。采用下述指标对己酮可可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严格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终末期肾衰的发生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情况),全因死亡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3个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6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部分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下,样本含量较小。Meta分析结果显示:(1)PTF与安慰剂比较,对糖尿病肾病血清肌酐、尿白蛋白以及血压的改善并不优于安慰剂(P>0.05);对平均动脉压的改善则优于安慰剂[WMD=-3.75,95%CI(-7.31,-0.19),P=0.04];(2)PTF组与不处理比较,对糖尿病肾病血清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影响并不优于不处理组(P>0.05)。但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下降、减少尿白蛋白以及控制收缩压方面,PTF优于不处理组(P<0.05);(3)PTF与其他药物比较,对糖尿病肾病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以及血压的改善与卡托普利相似(P>0.05),对1型糖尿病肾病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改善优于可乐定/甲基多巴[WMD=10.90,95%CI(1.40,20.40),P=0.02]。(4)没有试验报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全因死亡率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5)有7个试验报道了试验组或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PTF组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消化不良、上腹不适和恶心呕吐。多数比较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因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较少,未能作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及漏斗图。结论PTF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但由于纳入的试验数量有限,方法学质量偏低,证据强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Tc-TRODAT-1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半定量分析纹状体/小脑、尾状核/小脑和壳核/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探讨其对PD诊断价值及与UPDRS相关性.
背景: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累及生长期毛囊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皮肤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2%。它表现为头皮的无瘢痕脱发和其他部位的体毛脱落。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