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良好课堂秩序的形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细胞,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展开的重要阵地。课堂不仅是一个师生聚合的封闭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开放系统。课堂秩序就是对课堂中人、事、物、时、空的协调与管理,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是状态与规则的结合体。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师生和谐愉悦地交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小学良好的课堂秩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主要基于一个班级来研究小学课堂秩序的形成过程。形成良好的小学课堂秩序要经历建立期、维持期、完善期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通过课堂规则、课堂控制、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这四个维度来衡量,分析其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影响四个维度变化的因素。从课堂观察及调查访谈中得到的研究结果是,从总体上来说,良好课堂秩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影响小学课堂秩序的因素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方式、班级地位,教师的管理理念、专业素养、课堂行为表现、权威与权力,以及师生对课堂秩序的认识及态度、班级环境等。为了促进小学良好课堂秩序的形成,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管理水平,也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控制水平,还要完善课堂秩序的保障系统。
其他文献
从1949年8月到1960年8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了农业科学技术全面合作。早期合作主要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中后期合作则主要通过非外交途径进行,在此期间,成立了
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点,分析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改造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施工方案、施工日志、工作票、施工细则等方面探讨了改造施工的过程控制及经验。
人权在民事诉讼中具体表现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处分权利。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人权保障比较重视 ,而司法实践中却大量存在侵犯当事人人权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更新
文中阐述了民众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宣传教育对增强国民低碳意识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的目标。
"政行企校"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充分解读"政行企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环境日趋动态化。面对这种形势,公安部在“十八公”提出了建立城市人民警察巡逻体制的新举措。其重要目的就是把警力摆到街面上,
<正>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粉体工程公司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以拥有30多年的科研成果及经验不断创新,形成了DS和HES高效选粉机的技术特点及装备优势,在国内外广
研究背景: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是原发于皮肤的亲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系一种最常见的低度恶性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早期局限
在广东电网,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已得到了逐步应用,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数量逐渐增多。考虑到变电站数据量大,且需要对时准确等要求,其数字化接口作用的合并单元十分重要。文章针对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进行改革。降低医疗成本对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因此,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创新下,各医院纷纷采取措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