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瑜伽自5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发展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不论是在重“武化”的西方,还是重“文化”的中国,瑜伽都以其特有的体式锻炼、呼吸练习、心灵调节风靡全球,成为大众追捧的健身运动之一。瑜伽自1985年后正式传入中国,瑜伽文化在我国迅速传播,但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更好地剖析瑜伽的发展,引导瑜伽文化正确传播,宣传瑜伽知识,使人们更全面、系统地认识瑜伽,充分融入到全面健身运动中,不仅有利于积极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更是瑜伽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瑜伽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借助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对瑜伽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梳理研究瑜伽文化在我国的传播现状,总结瑜伽在我国的传播特征,找出瑜伽文化在我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消极效果,分析得出:1.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传播主体,传播主体呈现多元性;2.传播内容倡导身心灵结合的科学健身方式,弘扬瑜伽文化,传播内容不断拓展;3.传播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4.传播受众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5.传播效果方面,促进了民众树立正确体育观念和锻炼习惯的养成。6.传播问题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方面,追求利益,练习目的异化;传播内容方面,瑜伽宣传过度潮流化;传播受众对瑜伽认知片面化;传播效果方面,瑜伽练习功能固化。针对以上瑜伽在我国传播的问题,提出以下消解策略:确立“把关人”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增强主流媒体发声,强化舆论领袖引导;建立反馈机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推动中华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彼此认同;“以人为本”,增强文化自觉;社会需求多元化,瑜伽文化生活化;兼顾瑜伽“实用理性”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