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功率处理单元(Power Processing Unit,PPU)是霍尔电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阳极电源是PPU的主功率模块。主流星载电源系统中,PPU供电由功率调节单元(Power Conditioning Unit,PCU)一次功率母线(VBUS)提供,但VBUS易受电推进发动机、太阳能电池阵等设备的影响,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因此研究具备宽输入
【基金项目】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SGG201908231446073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功率处理单元(Power Processing Unit,PPU)是霍尔电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阳极电源是PPU的主功率模块。主流星载电源系统中,PPU供电由功率调节单元(Power Conditioning Unit,PCU)一次功率母线(VBUS)提供,但VBUS易受电推进发动机、太阳能电池阵等设备的影响,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因此研究具备宽输入电压范围特性的阳极电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设计了一款高性能阳极电源,采用两级式功率拓扑架构,前级为反向耦合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后级为定频LLC变换器,旨在满足宽输入电压范围特性,且具备良好的抗扰动能力以及较高的效率。主要内容如下:分析了阳极电源的工作模态和运行原理,并进行参数设计。对前级反向耦合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工作模态得到输入电感的等效电感感值。对后级LLC变换器进行分析,梳理工作模态中各个阶段的电路运行特性。对主功率拓扑的参数进行设计,使其满足工作指标要求。对阳极电源进行了小信号建模。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反向耦合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小信号建模方法,分别得到电压模式控制和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下的开环增益函数。采用基波分析法对后级LLC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详细推导了LLC变换器的建模过程。对阳极电源的控制环路进行了设计。通过SIMPLIS仿真软件对建模得到的传递函数进行验证,并根据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得到系统的开环增益,分析不同输入电压及负载下的频域响应,得到系统的最恶劣工况,分析相应的波特图,对其进行闭环网络的设计。对阳极电源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制作原理样机进行实验分析。提出了阳极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给出关键电路的设计过程和相关参数。使用SIMPLIS仿真软件对阳极电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稳态和暂态仿真结果;搭建并调试原理样机,得到稳态和暂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课题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与大电网发电之间的桥梁,并网逆变器的地位凸显的十分重要。其中直流母线电压/无功功率型(DC bus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type,DCVQ)并网逆变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DCVQ型自同步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以及在面对接入电网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非理想工况展开分析,对馈送入电网的电流进行了补偿治理。首先,建立逆变器的主电路平
近年来,空间核能逐渐成为航天发展大背景下的一大重要研发领域,也是我国迈入航天强国的一大关键突破节点。电力系统是空间探索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火星地表核电站基地为人类持续探索提供稳定电能供应是近年来火星探索活动的重要方向,空间核能液态金属朗肯循环因其输出功率大、循环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的优点逐渐成为星表核电源的理想选择。将我国核电领域与航天领域的优势相结合,加快开展空间核电源系统的研发工作是本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可靠性,高控制精度等优点,在机器人伺服控制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性能也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于是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作为一种高性能控制策略具有简单的控制原理,良好的鲁棒性以及优秀的快速动态响应性能,同样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电磁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应用直接转矩控
W火焰锅炉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炉体结及燃煤原理,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时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而我国的此类煤种储量巨大,价格低廉,因此如何利用W火焰锅炉对难燃煤种实现更加高效地燃烧,是我国相关科研单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某电厂中心风旋流燃烧器600MW W火焰锅炉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NOx排放量高,结渣严重,炉内偏烧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气固两相气固两相试验台,使用PDA(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进行气固两相试验,对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全球气候问题的威胁,推动我国新能源,尤其是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但伴随其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提高的,是风电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电网带来的威胁。目前,由于日前功率预报存在较为严重的预报误差,由此产生的弃风和违约既给电网带来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风电的竞争水平。本文以概率分布模型为基础,在有储能和无储能的情况下,分别制定了基于原始预报数据的二次计划曲线,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计划制定的
随着我国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目标的提出,风电参与调频逐渐成为保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安全的必然趋势与迫切要求。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导致风电调频能力也具有波动性,如何对风电调频能力进行量化评估,进行风电与常规电源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研究,亟需解决。本文针对直驱式风电机组,就调频能力评估方法、风电调频控制策略和风电场与常规电厂联合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根据直驱式风电机组的工
逆变器作为分布式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离网运行的逆变器通常面临着严峻的不平衡负载问题。相比分裂电容和中点变压器等应对措施,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具有控制灵活,抗不平衡负载能力强,结构轻便等优点,被较多学者关注与研究。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算法,伴随着近年来微处理器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能够有效应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从整体上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进行控
感应电机因其结构简单,强耐用性,高可靠性及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变频调速系统。感应电机的高精度调速依赖于转速的闭环控制。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通常采用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等速度传感器来获取电机转速,但这一方面增加了调速系统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控制可以摒弃价格高昂的速度传感器并且有利于简化控制结构,因此受到了广泛的研究。随着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
高炉煤气作为钢铁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由于其含有有毒成分一氧化碳而无法进行直接排放,燃烧利用时针对其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而由于其热值低,着火及稳燃困难,工业上常采用预热的方式来使其稳定燃烧,传统的采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的预热设备较为庞大,烟气出口温度较低,预热温度有限,因而本文提出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于高炉煤气进行预热。首先提出了用于预热高炉煤气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基础结构方案
随着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直接接入中高压电网的蓄电池充放电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相应的交直流变换器的电压及功率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准单级式高频隔离型AC-DC变换拓扑因其高功率密度及高工作效率、长使用年限等诸多优势,在并网储能变换技术中得到广泛关注。受限于现有准单级式变换拓扑的电压功率等级,尚难以适应储能系统的高压化、大功率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扩展此类变换器的电压功率等级以使其适应储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