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城镇化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城镇化通过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途径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动力;而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路径。另外,城镇化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等途径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最优配置和最优效率,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进而通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可见,城镇化、农产品流通效率与农民收入三者具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考察城镇化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以及城镇化通过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间接影响,由此探索农民增长的新路径,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城镇化作用于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农产品流通效率来影响的间接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阐述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利用DEA-SBM模型分区域测度了中国的省际农产品流通效率,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与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1年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全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水平偏低,平均值仅为0.596;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农产品流通效率较高的省份大多分布在东部,西部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普遍偏低。系统GMM实证结果表明,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均是正向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间接效应也是正向的,但全国以及中、西地区具有滞后性,东部地区不具有滞后性。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城镇化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度也具有细微的区域差异: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在全国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间接效应均超过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而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
其他文献
肺癌是临床上一种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为临床中EGFR、ALK等基因突变的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但肺癌患者经靶向治疗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不良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品管圈(QCC)活动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柘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56名护士,按照随机数表法
<正>由中铁五局集团承建的蒙华铁路5标全长18.4公里,总造价12.34亿元,工期60个月。为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业主蒙华公司推出了以"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为统领的系列管理新制度、
"羌"是华夏最为古老的族称之一,也是一直与歌舞相伴成长而起的民族,羌族音乐舞蹈文化承载着整个族群历史传统的集体记忆与民族心性。本文通过对羌族羊皮鼓舞、锅庄等歌舞艺术
数学反思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诱导学生反思,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反思,落实措施让学生爱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状态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自信心。文章分析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不足,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出发
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就是依靠土地改革取得的,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
文章主要撰写了"大师级"玉雕工艺的内涵:技艺性、文化性和创造性,并结合其内涵评议了几件碧玉佳作。
<正>中铁五局蒙华铁路15标进场两年来,施工快速推进,质量安全管控有力,连续两年荣获蒙华公司"先进集体"称号,两次荣获"中国中铁蒙华杯"劳动竞赛第一名。截至2017年11月底,中
目的分析横纹肌肉瘤(RMS)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48例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方法,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的总体治疗方案。随访至2016年12月,计算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