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西南大学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进行,以内蒙古地方品种、陇亚8号和周亚10号三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和复水环境,研究了苗期、枞形期、现蕾期和终花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亚麻生长发育、部分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了3个亚麻品种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差异及亚麻的水分敏感期,以期为亚麻生产种植过程中科学灌溉和产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导致亚麻株高、茎粗、根直径、根表面积等均表现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现蕾期>枞形期>苗期>终花期;现蕾期干旱胁迫对亚麻根直径、根表面积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19.44%-24.72%和13.46%-19.77%,终花期次之,苗期和枞形期干旱对其影响较小;苗期和枞形期干旱胁迫促进根长增加,而现蕾期和终花期干旱胁迫则抑制根长伸长。不同生育时期旱后复水处理株高及茎粗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苗期、枞形期和终花期复水处理后株高、茎粗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现蕾期旱后复水处理对株高、茎粗恢复生长作用较小,分别为对照的90.3%-93.22%和87.21%-91.33%,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苗期和枞形期旱后复水3个亚麻品种的根直径、根表面积均恢复至对照水平,补偿效应明显;而现蕾期复水后,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补偿效应最小;终花期旱后复水根表面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根直径、根长均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同时期干旱胁迫下品种间进行比较发现,陇亚8号株高、茎粗等农艺指标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小,复水后产生的补偿效应大;周亚10号株高、茎粗等农艺指标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复水后补偿效应小,内蒙古地方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介于两者之间。2.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导致亚麻地上部分(冠)及地下部分(根)干重均降低。苗期干旱胁迫对根、冠干重影响相对较小,较对照未达显著水平;而现蕾期和终花期干旱处理根、冠干重较对照显著降低,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现蕾期>终花期>枞形期>苗期。干旱胁迫引起3个品种的根冠比增加,现蕾期干旱处理根冠比提高最多,升幅为11.17%-14.74%;同时期干旱胁迫后,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陇亚8号>内蒙古地方种>周亚10号。旱后复水可以有效增加根、冠生物量,其中,苗期促进作用最明显,现蕾期促进效果最小;复水有效促进根、冠协调生长,根冠比降低。3.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导致亚麻叶绿素含量升高,且在现蕾期升幅最大为14.01%-20.29%,复水后叶绿素含量降低。干旱胁迫引起亚麻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表现为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膜保护酶活性在现蕾期变化幅度最大。同时期干旱处理陇亚8号的膜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周亚10号膜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最终表现植株受影响最大;内蒙古地方品种介于两者之间。复水后,3个亚麻品种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SOD、POD活性等均下降,CAT活性升高。其中,苗期复水对渗透调节物质及部分酶活性恢复效果最明显,而现蕾期复水对其恢复效果最差。4.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均导致亚麻产量降低。现蕾期和终花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最大,降幅在25%左右,苗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总体来看,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亚麻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现蕾期>终花期>枞形期>苗期,3个品种表现一致。产量构成因素中,干旱引起3个亚麻品种的单株蒴果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不同程度下降,苗期和枞形期干旱主要通过降低亚麻单株蒴果数而降低单株产量,现蕾期和终花期干旱表现为亚麻单株蒴果数、单果粒数及千粒重降低从而引起产量下降;陇亚8号产量降幅最小,具有较高的抗旱系数,周亚10号产量降幅最大,抗旱系数较小,内蒙古地方品种抗旱系数介于两者之间。3个品种的抗旱性依次为陇亚8号>内蒙古地方品种>周亚10号,现蕾期是亚麻对干旱最为敏感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