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初实施和平统一东北战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和平统一东北的决策是明太祖为集中力量消灭元顺帝、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军事需要;其二,明太祖认为,只要恢复与高丽王朝的宗属关系,消灭元顺帝,孤立纳哈出部及东部其它元军,东北有可能实现和平统一;其三,明太祖认为纳哈出有归附明朝的可能,纳哈出归降的可能性亦是明初选择和平统一东北之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初东北和平统一战略的实施依托于明朝强大军事的实力和军事威慑力,并在总的和平统一战略的前提下实施局部的军事打击。所以,明初东北的和平统一是战争中的“和平统一”。明初和平统一战略实施中,明政府在处理与高丽国的关系上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纵横捭阖,割断了纳哈出与高丽国的勾结,孤立了东北元军和纳哈出集团。 明初在东北实施的和平统一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为围而打”的战略,明政府将纳哈出集团作为实现东北和平统一战略的主要工作对象,明朝在辽东逐步构建起连成一片的卫所,形成堡垒攻势,对纳哈出集团围而不打,对东北其它为归附的残元势力打而不围,实际上形成了对纳哈出的大包围。这种战术迫使一些残元势力纷纷归附明王朝,“以打促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 纳哈出的顽固并未促使他负隅顽抗,相反,一经明军打击,他便主动来降。这说明明太祖的劝降活动是起到作用了,只是由于明军将领的失误而是纳哈出归降变得复杂,但是没有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