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间体验下的文学书写——新式交通工具与三十年代文学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式交通工具产生于工业革命,对于现代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随现代文明从西方传入东方之后,带来了机械化公共交通革命。它们或是在城市之间穿梭联系着人与人,或是在更为广袤的大地上连接着城与城、都市与乡野,或是飘洋过海成为东方与西方交流的快捷方式(轮船更多地成为东西方来往的首选方式)。古老的中国大地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接受过程,基本就是中国现代性的进程,期间自是充满着曲折和困难,但随着现代人对西方文明的接受,新式交通工具在都市人们的生活中趋于日常化,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西方物质文明而来的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给古老中国大地造成的传统社会及其思想观念的冲击几乎是翻天覆地性的,而这自然也对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突出表现在作家的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现代文学文本都涉及到新式交通工具的书写,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新感觉派小说。新式交通工具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小说人物活动的舞台,其本身也构成了小说的重要部分,成为文学书写的新意象、新题材、新技巧的来源,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火车、汽车、电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当时浩如烟海的现代文学文本中也有着大量具体的深刻的反映。  本文以新空间的体验为研究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新式交通工具和三十年代文学书写加以观照。  第一部分讨论新风景的发现与文学书写。新式交通工具以其速度优势为首次接触火车、汽车、电车等的中国乘客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人们在空间中快速穿行,发现了窗外流动的景物和车厢内静止的个人,这种来自物理表象的速率的变化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对于新时代的认知,产生了新的时空观念。而现代化都市里汹涌的车潮和混杂的人群构成了城市新的生活节奏和生存法则,弊病丛生的众多社会问题在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时空观念的转变中变得更加明显,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混乱和多元。  第二部分通过都市与乡村两者之间空间转换下的冲突来探究文本描写背后的文化内涵。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缩小了都市与乡村的时空距离,使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成为可能。村民在向往中抵达都市,大多却以落魄归来结束;都市的漫游者则以轻松的心态来到乡野,旅行风潮催生了大量的旅游杂记,但眼中游览景物,心中却装着家国,最终以沉重的心态回归。都市与乡村的时空并置给乡村带来了财富和希望,更多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反映出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三部分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来探讨作家书写中的民族意识和殖民意识。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本身就带有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的象征意义和殖民性质。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作家追求英语和西式的表达方式,反映出他们都市书写中的现代性认同和殖民化倾向;郁达夫、叶紫、茅盾等作家的创作对使用英语的优越、充当洋人走狗、轮船对乡野的破坏等现象的批判,揭示了作家的民族意识和对西方侵略者的痛恨。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车厢中或者轮船上遭遇时,西方人作为殖民者的雄强姿态和中国人因家国孱弱产生的被动和愤恨心理,使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新空间体验具有了空间殖民主义色彩。
其他文献
期刊
东方汽车网商务平台目前正联合汽配业诸多大、中型产、销企业共同开展面向全国汽配行业需求的各种车型配件报价和销售服务.
期刊
学位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社交应用技术在此种背景下诞生,而微信就是其中的一种,现阶段它已经被青年群体大范围地使用,尤其是在大学生中使用范围更广
配件编号配件名称生产单位数 量8DO 199 8DO 199 8DO】99 8DO 199 8DO 199 lH0 20l 058 253 058 253 06B 903 058 903 06A 1 1 5 06B 12l058 121 06B 903()6B 905 058 90506B
期刊
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4月29日在海口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委员63人,省委候补委员12人。中共海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了会议。卫留成
期刊
介绍了一个旨在将高时间分辨率和高探测灵敏度相结合、用于惯性约束聚变 (ICF)研究的时间分辨的中子诊断技术的中子示波管 ,初步实验获得了技术时间分辨约 40 ps,可探测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