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取远程监督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干预,明确远程监督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70名计划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组,收集基线资料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86人(远程监督联合健康教育组)、对照组84人(远程健康教育组)。所有患者需接受频率为1次/4周的健康教育,满6次即20周为终点(第1次在出院时);干预组自出院当日起进行1次/2周的远程监督,研究人员通过手机视频向患者及家属提醒并强调落实生命体征的监测、出入量的控制、用药的依从性、饮食睡眠及运动的正确方式;两组均自出院当日起接受频率为1次/4周的远程随访及量表评估,20周为试验终点(第1次在出院时)。按照约定的时间通过手机视频向患者或其照顾者提问并记录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其中健康调查简表(SF-36)又分为八个区域: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2个月后MLHFQ水平明显降低,PF、RP、RE、SF、VT、GH及SF-36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MH、SAS及SDS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内各时间点与基线相比较,PF、RP、RE、SF、BP、VT、GH及SF-36水平在1个月时明显升高,BP水平在2个月时,MH水平在3个月时明显升高,MLHFQ水平在2个月时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S、SDS各时间点水平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干预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初始EF值越低,MLHFQ评分改善越好。结论1.采取远程监督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提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至生活质量改善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此干预未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故建议对此类患者或需心理方面专业干预。2.远程监督联合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对严重心衰患者有更好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