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四庫全書總目》問世至今,兩百多年來對其進行的學術研究日漸深入精細,成果豐富。然對《總目》提要進行學術思想史的研究尚存較大空間,特別是對《總目》著錄的某一類文獻提要的研究,仍待加強。《近思錄》作為南宋以來重要的理學文獻,其註解仿編著作眾多,《總目》所著錄的就有八種:葉采《近思錄集解》,茅星來《近思錄集註》,江永《近思錄集註》,李文炤《近思錄集解》,鄭光羲《續近思錄》,張伯行《續近思錄》、《廣近思錄》,劉源淥《近思續錄》,其中前三種被全文收錄于《四庫全書》中。本文即對這八種“近思錄文獻”提要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對《總目》的研究。第一,《總目》的編纂。第二、《總目》在目錄學上的價值。第三,目前學界對《總目》的研究情況。第二章:對《總目》子部儒家類著錄的三種“《近思錄》文獻”,即葉采《近思錄集解》、茅星來《近思錄集註》、江永《近思錄集註》三種提要進行考釋。第三章:對《總目》子部儒家類存目部分的五種“《近思錄》文獻”,即李文炤《近思錄集解》,鄭光羲《續近思錄》,張伯行《續近思錄》、《廣近思錄》,劉源淥《近思續錄》等五種提要進行考釋。第四章:對《總目》未著錄的“《近思錄》文獻”進行探讨,簡述未被著錄的“近思錄文獻”文本;從政治、文化、傳播等角度簡析其不被收錄的原因,著重指出被著錄八種文獻的價值。總之,《總目》著錄八種“近思錄文獻”,既有其學術上的考量,又有其政治意識的體現,是在清代社會文化影響、理學文獻興衰等眾多因素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