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输气管线CO腐蚀机理及防腐措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腐蚀是长距离输气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随着大量建设输气管网,CO2腐蚀机理与防腐方法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论文针对东辛输气管道,进行了管材的力学性质测试、气源CO2含量分析。研究了CO2腐蚀机理以及CO2腐蚀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O2腐蚀的室内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腐蚀产物与类型分析、腐蚀程度实验、腐蚀产物膜实验、点蚀形成过程以及油对CO2腐蚀的影响。针对CO2腐蚀的控制措施与防腐方法,主要针对采用缓蚀剂防腐进行了缓蚀剂筛选与评价。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现场实验工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主要研究结论为:1、东-辛输气管线CO2输送分压已达30Kpa,管线具备了产生CO2腐蚀条件。在没有使用任何缓蚀剂、内防腐情况下,CO2分压、气体流速、温度、氯离子Cl在产出水存在都将促进CO2的腐蚀。 2、东-辛输气管在用的X60、16Mn管材的均匀腐蚀并不严重,腐蚀程度均属于轻度腐蚀~中度腐蚀。但存在着局部点蚀,点蚀速率较平均腐蚀速率要高得多。16Mn管材的耐CO2腐蚀性差于X60管材。轻质油存在会减缓金属的腐蚀速率。 3、H-9、H-5和H-21三种缓蚀剂在东-辛输气管线含CO2高温高压环境中的腐蚀试验结果为:当浓度加至100ppm时,三种缓蚀剂对X60、16Mn管材管钢的缓蚀效率皆可达到90%以上。且H-9的性能稍好于H-21和H-5。 4、对于东-辛输气管线,管道预膜量约12600L,正常缓蚀剂日加注量为0.213m3,动态平衡周期为15天。采用喷雾泵注工艺,以间歇加注法为主。
其他文献
土壤资源是自古以来我们生活的根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表明明确支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工作,因而可见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系统化已经成为重要方向。本文亦是致力于土壤污染评价的研究,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以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为基础,以Visual Studio为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通过Arc Engine组件连接建立土壤污染空间信息系统。本系统不仅功能具
高放射性废物中含有半衰期长、生物毒性大的多种核素,具有比活度高,衰变热多的特点,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故其安全处置是关键。国际上公认的处置方式是深地质处置。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最后一道人工屏障,缓冲材料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处置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缓冲材料性能的研究很有必要,尤其是其膨胀特性。本文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多功能膨胀-渗透联合测试系统,在恒定温度(30℃)和注水压力(20K
珠江口盆地作为我国新生代的大型沉积盆地,其油气资源丰富。古珠江三角洲是盆地内发育的与油气关系密切的沉积体系,而且伴随着地层漫长的构造变化及海平面变化,珠江三角洲不断进退及摆动复合,形成形态及结构复杂的复合三角洲体系。珠江组是惠州凹陷新近系中沉积相发育最为复杂的地层单元,作为坳陷内主要的产油层段,具有寻找良好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和勘探前景。珠江口盆地工区内钻井少,井网较为稀疏,但地震资料丰富,在这种情
学位
碳酸盐岩储层是典型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是对其储层特征描述的关键步骤,测井方法是识别岩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碳酸盐岩岩性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使得常规测井技术在识别岩性中面临重大挑战。  元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北坳陷与川中低缓构造带结合部。长兴组发育出生物礁相和生屑滩相两类储层,具有中孔、中低渗的特征;储层空间类型为不规则溶孔及溶洞,以及少量微裂缝,孔喉分选性差、结构复杂、
学位
羊三木油田区域上位于河北省黄骅市羊三木回族自治乡境内。地处渤海湾西岸,南距黄骅市7km。区内地势平缓,地面海拔3m左右。羊11-16-1井位于黄骅坳陷羊三断块构造上,为一定向型生产井。本文运用岩心观察资料、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以沉积学、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完成了对羊11-16-1井馆陶组岩心构型的精细划分和岩心构型特征表征,为该地区高含水油田今后的开
页岩气的储存形式多样,地层岩石成分复杂,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区域性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空间多样,这些特点决定了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与常规砂岩或碳酸岩油气藏存在较大差别,对其评价思路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与评价主要针对于成藏模式和条件、储层地质和资源潜力评价方面,技术趋于成熟,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地震模拟和预测也已经有所突破,但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还留有巨大空间。南川-彭水地区龙马溪
小集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南端的小集构造带上,小新14-19井位于小集油田的西部官162断块,官162断块位于小集油田西部夹持于官935断层和官938断层之间。  综合前人的认识,通过观察岩心、岩石样品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等,应用沉积相划分的基本方法,对小新14-19井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小新14-19井密闭取心段整体为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端亚相和扇中亚相,扇端亚相主要发育径流水道
学位
研究区位于苏里格南部地区定边一带的北部物源体系发育区,盒8段受北部和北西部物源体系影响,处于三角洲前缘地区,砂岩发育,是主要的勘探层位。但研究区岩石类型复杂,与北部地区苏里格气田不同,研究区储层岩性更为复杂,石英砂岩不发育,成岩现象多变,前人研究较薄弱,属于勘探前瞻性研究地区,因此,需要查明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为预测相对高渗的“甜点”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薄片分析,应用薄片分析、扫
学位
齐家-古龙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其油气资源丰富,是大庆油田重点油气勘探区域。齐家-古龙凹陷北部葡萄花油层也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在哈尔温-杏西地区已发现重要油气田,但因储层厚度薄,变化快,致使后期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为该区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理由依据,因此,本文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落实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从而为后期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
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目前CO研究与应用现状,接下来,根据花沟地区的地理及地质概况,通过处理航磁与重力数据,确立了本区地质构造分布;然后,利用地球物理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详细地处理了本区的三维地震数据,为下面的CO储层预测和识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根据数据与勘探特点,适当地选取了化探指标,并对其进行了组合分析与异常特征分析;最后,在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