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龙元年(705)至先天二年(713),是唐朝宫廷政治斗争最为激烈、最为频繁的时期,此期文学是唐代文学发展由初而盛的关键,二者的关系极为紧密,故研究初唐后期宫廷政治斗争与文学论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和辨析初唐后期文学发展的主要政治、历史背景,对与文人相关的宫廷政治斗争作专门探讨。
第二部分,描述宫廷政治斗争与文人命运的关系。着重考述、勾勒三次主要宫廷政变中文人的流贬、升迁情况,并将其对文学发展之影响作扼要推论。推论如下:五王政变中,大量文人的流贬,形成了唐代贬谪文学的初兴。这次政变对士风、文人心态、文学主题及风格,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诛韦后政变对文学的主要影响是:宫廷文学创作由繁荣走向衰微。睿宗朝宫廷政治斗争为盛唐健康的社会风习、士风和文学繁荣,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五王政变与文学发展的中间环节——士风和流贬文人的心态。政变之后,士风从积极进取发展为消极享乐;文人心态,从流贬前的积极进取、怀才不遇转变成贬谪后的全身远祸、苟且取容。 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五王政变对文学主题及风格的影响。文学主题由歌功颂德、抒发怀才不遇的悲忿,演变成流贬的哀怨、怀乡思归和向佛崇道、隐逸求仙。文学风格的嬗变,主要表征有二:其一,虚美夸诞转为轻松娱情。其二,变典丽凝涩为清新流丽、自然平实、闲静澹远。并分别简要地阐发这些变化对盛唐文学繁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