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味方式是用来评估个体在针对积极事件时选择采用的特殊认知和行为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情绪或体验的自我调节,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知。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可以真正静心下来好好观省自己并细细品味那些积极体验对于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讨大学生品味现状及提高大学生使用不同品味方式的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品味方式问卷》并探讨目前大学生品味方式特点,了解大学生的品味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讨论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品味方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为良好。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大学生品味方式的四个维度:自我满足、行为表达、避免愉悦想法和记忆建构,实证模型与理论构想模型基本拟合,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品味方式的工具。2.大学生品味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上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品味方式总分在性别、专业、学历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品味方式各维度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文科学生在行为表达维度、记忆建构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本科生在自我满足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除了在品味方式的避免愉悦想法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品味方式总分及其他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年级不管是分维度的得分还是品味方式总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3.主观幸福感与品味方式的自我满足和记忆建构分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与避免愉悦想法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品味方式各维度与自尊显著相关;其次,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正相关。4.品味方式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品味方式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自尊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在品味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