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的主线是围绕着中国画中的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展开讨论的,中国画中的临摹就好比我们学走路的第一课,借助“扶手”迈出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当我们熟练地“走”起来时,人生的旅途就这样的开始了。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著名的历史画作,在我们感叹其雄伟、壮观、不可思议之余总是感觉触不可及,但是在我们接受的教学当中,临摹和老师的身传亲授成为我们接触中国画的敲门砖。我们将由浅到深的了解、探索到了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给我们带来的终身财富。“学而时习之”是孔子所提出的教学理论,是强调学过的知识要理论应用到实际,学有所用。临摹在我们的创作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前辈们的绘画的经验是我们学习榜样,但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不能是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应秉承着学习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自我、展示自我。中国画的临摹和创作对学习绘画有着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体,学习方法不同,展现出来的成果不同,从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不同的,这篇论文也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阐述一下临摹和创作过程中我所学到的知识的应用,及遇到的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本篇论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的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包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临”“摹”的具体定义。第二章是总结一下“传移模写”的具体本质,从实践中来,到自然中去。强调临摹、创作不同的阶段所要把握的实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章是探究中国画创作继承传统的问题,具体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的一是临摹在绘画上所体现独特的艺术价值,二是临摹对创作影响的双面性。第四章是探讨临摹实际学习创作中的应用,我的临摹体会及在创作《嘎拉哈》中所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通过查阅画册,图书,及老师的示范指导,自己反复的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一系列的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带给自己的不仅仅在技法手法上的进步,更重要的在以后的绘画道路上的思考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