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业务中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各行各业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加,造成电网业务中的数据量成指数增加,并已经达到海量数据的范畴。同时,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运行中的集中式存储系统与存储设计难以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的精益化管理目标。本文结合已有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与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存储改进目标与需求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设计了电网业务中的数据存储模型,并以Oracle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电网业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数据存储模型设计部分主要结合电网业务中的实际需求与数据访问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与功能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针对电网业务的三级数据特性,对系统的访问控制部分进行了性能改进;在模块设计阶段,针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工作机制,对系统的各模块功能进行安全与负载均衡改进;在功能设计阶段,针对电网业务管理特点,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访问均周期性进行,并严格控制用户接入,保障电网数据的安全性。最后,为保证系统的CAP特性,本文在已有开源代码基础上实现了简单的分布式事务处理与分布式锁控制,完成了整体设计的可行性与性能优化程度测试,并对最终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供后续改进使用。
其他文献
该文对Z39.50网关在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个实例,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1)介绍了Z39.50的原理,研究了它与Web之间的关系
该文首先分析了Internet安全性问题存在的原因,介绍了有关网络安全的标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有关入侵检测方法、体系结构,提出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缺点.在
该文阐述了当今软件行业的危机,并系统地综述了当今解决软件危机的核心技术——软构件技术,总结了软构件的概念、特性和实现机理.对当今三种主流软构件技术(CORBA、COM/DCOM
该文首先设计与实现了一个Linux下的异常检测原型,然后着重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轮廓行为、入侵判定算法的研究.其中,在轮廓行为过程中,我们在实验基础上探讨了入侵异常产生
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数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尤其在一些科学研究及生产环境中,数据的采集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类数据采集应用中,数据采集工作一般由嵌入式设备
该文较详细、全面、简明地论述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清理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数据中存在的问题(“脏数据”)、数据清理的方式、方案、流程及所用的技术与方法等.我
由于TCP/IP协议簇在制订之初对安全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得协议中存在着不少的安全缺陷和安全漏洞.随着互联网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安全事件也越来
该文首先对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分析.然后,以战略规划和分期建设理念在该项工程中的应用为主线,探讨演进原型法的优点和适用性.论文继而着重论
该文的开篇详细总结介绍了视觉感知理论领域中经典的和最近取得的有力推动形状研究的成果,接着介绍了形状分析方法的主要技术.形状表示技术导出对象区域(轮廓)的非矩阵化表示(如
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发展趋势,分别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最优配置和基于可靠性的网络拓扑优化设计做了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