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了目前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简称为PMBOK (Project Management Bode of Knowledge )。在这个知识体系指南中,把项目管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对于软件项目而言,由于确定软件系统的需求是一件几乎令所有软件工程师头痛的工作,软件产品也主要是非物化的逻辑产品,所以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之一。用于软件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必须将软件项目范围的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项目范围管理中的技术,它是确定项目范围的一种主要技术,也是进行成本、资源的估算的基础。在分析了软件工程规律、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的基础上,提出将WBS、OBS(Organization Breakdown Structure)和PBS(Product Breakdown Structure)相结合,并进一步与具体工作的责任相结合的WBSR模型。WBS主要从软件工程过程的角度出发去界定软件项目的范围,PBS主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对软件项目进行面向结果的分解,WBS和PBS 的整合遵循软件的过程、产品二元性规律,并有效解决软件项目范围难以确定的问题。WBS、PBS分别与OBS相结合,从而使得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以及客户需求的各个细节能与项目组的每个组织或个人对应起来,都有人为其负责,确保软件项目顺利完成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WBSR模型还提出将软件项目分解的结果(工作包)按照软件过程和软件产品的要求分析其可达性(相关性和先后关系),形成工作包可达矩阵和一步可达矩阵,为软件项目计划提供依据。软件企业的项目管理系统ESSP(Enovation Software Service Platform)中对上述WBSR模型作了剪裁,并成功地实现了该模型。由于软件项目的自身特点和Enovation公司的实际情况,OBS在项目组中直接对应个人。同时,由于WBS只能将项目工作分解为适当粒度的任务,分析任务间的可达性,在实际项目工作中还要用网络计划技术(PERT/CPM)或甘特图来描述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