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多组态准简并微扰理论(MCQDPT),应用Gamess-US程序,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SOC)作用下的第二、三周期氢化物分子(离子分子)(LiH、BeH、BH、NH、CH、OH、FH、NaH、MgH、AlH、SiH、SH、PH、ClH、LiH+、FH+、AlH+、PH+、ClH+)低激发态分裂,并对他们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的低激发分裂态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势能函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这些分裂态的光谱常数以及分裂耦合值,得出了对于同一周期的XH耦合值随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的结论,例如,BeH(13.7863cm-1)与FH+(28.7746cm1)、MgH(169.1669cm-1)与PH+(589.9010cm-1),对同族元素亦然,例如,BeH(13.7863cm-1)与MgH(28.7746cm-1)。 在分子结构和分子光谱以及微扰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子电子状态自旋轨道耦合理论,对于本文所研究的质量数较轻的线型小分子我们采用了(∧,S)耦合方式,得到了分子和离子的低激发分裂态的具体电子状态,并对低激发态无分裂的分子进行了激发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耦合方式适合于小分子计算。 导出了这些双原子分子和这些双原子离子分子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低激发分裂态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曲线,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这些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产生的新的电子状态的光谱数据和力常数,我们的计算首次给出了这些状态的光谱数据和势能函数系数的数值,并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较好。 论文的最后一章,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外电场对二元、三元和四元水分子团簇的基态能量和电偶极矩的影响规律,通过高斯计算得出,在所加的电场范围内,随着外电场的增大总能量下降,电偶极矩增大,团簇结构相对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