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温度试验的临床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拟通过对112例特发性BPPV患者冷热试验结果的分析,以期发现BPPV在前庭功能检查方面的一些特点,进一步了解BPPV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以2006年一2010年我科门诊就诊的眩晕患者中112例诊断为特发性BPPV者,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91例,外半规管BPPV(HC-BPPV)19例,前半规管BPPV(AC-BPPV)2例,进行双耳交替冷热试验(Calorictest,CT)检测。以半规管轻瘫值(CP)为评定参数,分析PC-BPPV和HC-BPPV这两种BPPV类型在温度试验检查中的差异,探讨差异的可能原因及机制。结果91例PC-BPPV,患侧CP 26例,健侧CP 14例,患侧CP发生率高于键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例HC-BPPV,患侧CP 10例,健侧CP 1例,患侧CP发生率高于健侧,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BPPV中患侧CP 26例,HC-BPPV中患侧CP 10例,HC-BPPV患侧CP发生率高于PC-BPPV患侧CP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PC-BPPV和HC-BPPV患者温度试验中患侧CP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HC-BPPV患者患侧CP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PC-BPPV患者。半规管内飘动的耳石使内淋巴液密度改变对内淋巴产生重力加载可能是使温度试验产生异常的原因之一。除了飘动的耳石,前庭外周系统可能存在广泛的病变。温度试验、摇头试验及前庭自旋转试验联合应用有助于更全面评价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的小干扰RNA(Egr-1siRNA)对烟草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分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改变。   方法:   对31例急性小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
目的通过建立孕鼠孕期三聚氰胺染毒模型,研究三聚氰胺对孕鼠肾脏及卵巢等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胎盘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三聚氰胺对孕鼠泌尿生殖系统及胎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交
目的 探讨对比剂分次注射方式在儿童头颈部CT动、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3~4岁年龄段病情需要做头颈部CT动、静脉血管成像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