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是影视批评关注的重点课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这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时代。“女性形象”不仅涵盖了外貌、服饰等外在形象还包含思想、意识这些内在形象。不论是在电影、文学作品还是在纪录片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个平凡却独特的女性形象。相较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纪录片因其真实性塑造的女性形象更能对观众产生不一样的心灵冲击。女性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小小分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女性命运进行关照,对女性生存状态进行关注,对女性意识进行解读,塑造了许多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模式化、刻板化的女性形象,她们独立、积极、勇于反抗,这些形象也在无形之中引发了人们对女性的整体思考以及女性的自我反思。本文以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优秀的女性纪录片为研究文本,同时结合毕业设计《两个我》,按照女性纪录片、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特征、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建构策略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顺序,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在论文的开始,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内容更加规范化,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女性纪录片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女性纪录片应当是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为表达主体,能够对女性生活、生存状态、情感进行关注的,能够引起女性自省、反思的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纪录片。对女性纪录片的发展沿革进行归纳,认为女性纪录片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探索期和二十一世纪的创新期。同时对女性纪录片的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女性纪录片具有关注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热衷多样女性议题的设置、注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还原这些特征。在对女性纪录片有了一定基础的阐述后,论文的主体部分进一步对中国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意识特征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分析,其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特征分别从女性角色特征、女性性格特征、女性行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女性形象的内在意识特征分别从女性话语权的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女性性别意识的张扬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女性纪录片创作者更倾向于建构有个性、有思想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形象也是创作者对传统认知中的女性刻板形象的一次次“冲击”。在这里,每个女性都成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为了更清晰的把握人物形象,论文紧接着从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创作者的建构策略。在视听语言方面,本研究发现女性纪录片创作者细腻的创作方式使纪录片的镜头运用呈现一定的风格化,主要通过长镜头、特写镜头、空镜头去建构女性形象,使观众在镜头中与片中的女性产生“共情”。同时用多样化的声音元素来传递人物情感和思想;在叙事手法方面,女性纪录片创作者为了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往往在矛盾冲突、物件细节和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去丰富女性形象。在论文的最后,本研究对目前中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应当在平等的两性关系中建构女性形象和建构双体同性的女性形象两点建议,以期未来中国女性纪录片创作者能建构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