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视野下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司法改革深化到体制层面,中央顺应司法体制改革发展规律的要求,结合人民法院内部司法改革的历程,提出建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从定位上看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级制度相同,不同于我国建国初期设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大区分院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巡回审判制度;从受案的类型来看,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是从最高人民法院原本的受案范围中分化得到;从分布来看,巡回法庭从最初深圳、沈阳建立的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发展到了目前遍及全国的六大巡回法庭;从机构设置来看,巡回法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司法改革要求的“去行政化”的要求,呈现出“扁平化”的管理要求;从功能上看巡回法庭被预设能够改变司法地方化、去除司法行政化、便利诉讼、在维护法治统一建设方面发挥作用。但是一项制度的构建涉及多方面技艺的考量,司法制度的构建尤甚,改革环境客观条件的改变,制度设计某个环节预计的偏差都会导致预设功能得不到理想发挥。巡回法庭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新兴事物同样反映出了制度发展的不成熟和欠缺,在现阶段展现出的功能作用与中央构建设立巡回法庭的初衷大有出入,解决处理信访案件成为了巡回法庭的最主要功能,其他功能未有发挥的余地。但并不意味着巡回法庭的建设是毫无价值的,在具体运行中仍然起到了便利诉讼,改革现行司法环境的作用。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改革其他措施的“实验田”,从长远来看巡回法庭的发展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同巡回法庭类似的制度和梳理有关专家对巡回法庭的发展方向的看法能够给予巡回法庭的改革发展以启示。笔者认为巡回法庭的未来改革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步骤:第一阶段,优化现状功能,为巡回法庭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财政和人力保障;第二阶段,侧重针对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设计不同于其他普通案件的受案管辖标准,保证巡回法庭能够充分的受理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案件,发挥出预设的“去司法地方化”的作用;第三阶段,展望巡回法庭未来的发展转型和同跨区划法院之间的衔接构成问题,巡回法庭在未来司法改革实践中的发展趋势,是否能够独立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级法院,享有专门的审级制度,甚至改变我国现行的四级两审终审制的司法构建。
其他文献
讨论了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指出研究生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论文写作知识;认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
以中麦996、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研究人工老化(0,1,2,3,4 d)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
电视剧《甄嬛传》中存在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达,由于中美两国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影视字幕自身的特点,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存在很多困难。功能主义目的论对于字幕翻
在我国多民族关系的发展史中 ,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 ,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凝聚作用。而在这些丰富的中华文化中 ,大一统的思想、儒家文化、汉语
<正>在物流活动中,组织装卸搬运工作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也是规划建设物流中心时需要遵循的。现代物流的发展日益体系化,从只注重分散的物流功能,发展到越来越重视物流过程
电子政务建立和完善国家的信息公开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依托下的政务公开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在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务公开过程中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把《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本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应分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诞生标志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诞生标志 ,《共产党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据此将"
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当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十分丰富,但长久不变的植物品种已经略显单调,在园林绿化中加强引用野生植物资源已经是城市园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功能”为中心理论支撑,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和布局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综合应用生命周期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以及CA-Markov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