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3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31例。62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包括三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未分化肉瘤、尤文肉瘤)。其中骨肉瘤患者采用表柔比星+顺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AP+M+I)化疗方案;未分化肉瘤患者采用表柔比星+顺铂(AP)化疗方案;尤文肉瘤患者采用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VAC+IE)化疗方案。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骨髓抑制。化疗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血象未达标者次日继续复查血常规,并继续上述治疗方案;达标者停止用药。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具体用药及方法如下:当归补血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6g。自化疗上药前2日起,每日1剂,以100ml温水分早晚冲服,每3日重新辩证,调整用药,每次用药持续至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症状、血细胞计数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含顺铂、化疗前KPS评分、肿瘤类型等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血小板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红蛋白计数提高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减轻程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服用当归补血汤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防治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细胞计数。通过中医辨证加减应用对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不影响化疗的进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乡村治理的核心在农民,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就是土地,因此,研究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完善乡村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低,农民依靠土地生活的农业农村格局正在被打破,土地流转逐渐在广大农业农村推广开来,带来了乡村治理形势上的新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秀河村为例,着眼于秀河
目标检测是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关于它的研究对智能交通、智能监控、军事制导以及医学手术等领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目标检测算法大多都是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基础之上的,无法有效的表示图像特征。近年来,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提出,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已经成为目标检测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基于对目标检测技术的国内
目的通过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与病理学对照实验研究,探讨兔VX2恶性骨肿瘤化疗前后DCE-MRI定量分析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