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相关化学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建立了川芎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从川芎药材80%乙醇提取物中,经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Sephadex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液相等方法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UV,IR,NMR,MS),并与文献对照,将其鉴定为:阿魏酸(Ferulic acid,Ⅰ)、6,7-二-羟基藁本内酯(6,7-di-hydroxyligustilide,Ⅱ)、4-羟基-3-丁基苯酞(4-hydroxy-3-butylphthalide,Ⅲ)、香草酸(Vanillic acid,Ⅳ)、洋川芎内酯C(Senkyunolide C,Ⅴ)、咖啡酸(Caffeic acid,Ⅵ)β-谷甾醇(p-sitosterol,Ⅶ)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Ⅷ)。为进一步进行川芎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4批川芎药材中阿魏酸、6,7-二羟基藁本内酯和4-羟基-3-丁基苯酞的含量。结果表明,阿魏酸在7.140-71.40μg·mL-1(r=0.9999)、6,7-二羟基藁本内酯在39.90-399.0μg·mL-1(r=0.9997)和4-羟基-3-丁基苯酞在0.2880-2.880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阿魏酸98.0%(RSD=3.4%);6,7-二羟基藁本内酯91.0%(RSD=1.7%)和4-羟基-3-丁基苯酞98.5%(RSD=1.5%)。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4批川芎药材中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阿魏酸在13.62-245.2μg·mL-1(r=0.9996)和咖啡酸在29.40-529.2μg·mL-1(r=0.9995)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阿魏酸90.2%(RSD=1.9%)和咖啡酸97.3%(RSD=2.0%)。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4批川芎药材的60%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色谱柱:SHINWA-ODS(250 mmx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5%醋酸(B),其体积比在0-5min内保持10:90;在5-20min内线性变化至30:70;在20-40min内线性变化至60:40;在40-60min内线性变化至70:30;在60-75min内线性变化至100:0,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m,进样量:10μL。共获得12个特征峰,并对其中的阿魏酸、咖啡酸、6,7-二羟基藁本内酯和4-羟基-3-丁基苯酞进行了指认。采用组内平均链锁法(within-groups linkage),并利用夹角余弦(Cosine)作为测度,对药材色谱指纹图谱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川芎样品分为2类,其中Ⅰ类为推荐品。根据推荐品药材的图谱建立共有模式,并计算各产地样品的相似度,结果表明,推荐品的相似度大于0.90。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计算结果一致。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只需计算未知样品与标准样品间的相似度,即可对未知样品进行鉴定、分类和评价。本研究将多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研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中药材川芎的质量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中药材的质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