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块状经济与城市化存在着互促共进关系。区域块状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是浙江省落实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两大重要内容。当前,以区域块状经济为特色的浙江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处于快速推进之中,如何衔接两者的关系,并积极推进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迫切需要研究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本文以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展开轴线,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与以及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关系的研究。其次,对当前浙江块状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然后,通过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和以日本都市圈为典型的案例分析,结合浙江的发展现状建立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份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考察了浙江块状经济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制度变迁。最后,立足上述实证研究和制度变迁研究的成果,结合浙江层面探讨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以及决定浙江块状经济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公共产品和产权等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区域块状经济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构建一个有较高理论与应用价值的分析体系;分析和总结了当前阻碍浙江的块状经济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的原则、内容和途径。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实践中理性地选择区域块状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模式与目标,解决当前农村工业化粗放式发展的矛盾,建立城市化集约发展的机制,规范城市化发展的行为,并且在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化和块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使得城乡更加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