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7561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区域旅游发展都是我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的重要专题,区域旅游合作都是我国区域合作的先导领域,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更是将“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列为今后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目前,我国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正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开发所致的环境污染、恶性的降价竞争等困境。其实,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蕴藏着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因而,对于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内涵、机制与模式的研究,对于科学规划旅游产业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旅游产业集聚效果较好的区域,作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区域,具有典型性、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本文的研究共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两个部分。   在理论研究中,本文首先从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入手,重点界定辨析“区域”、“旅游产业”、“产业集聚”、“长三角”等几个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限定研究范围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揭示旅游产业集聚的内涵、特征、效应;再次,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运用AHP分析法和特尔菲法构建了动力模型,并对比演绎了旅游产业集聚过程;最后,运用图论法归纳演绎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经典模式、创新模式、空间模式。   在实证研究中,以长江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分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现状,主要运用旅游产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和产业密度指数等指标综合评定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业集聚程度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从主体、空间、产业三个视角,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增强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减少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可如今许多教师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整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放映,图文并茂,十分精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轻松,课本都不用看,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看上去很成功。但是由于学生课堂轻松的学习态度,难免会影响注意力,学生很难把握重点,“四基”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最后,只能以牺牲学生的课后可怜的一点时间,以“软”的或“
学位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也促成了中国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蓬勃发展。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将价值链各环节
池州学院商学院自2003年起便开设了市场营销专科专业,2009年市场营销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二多年来,本专业在办学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确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和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地推进,我们国家开始对城市商圈的布局也逐步地重视起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小城市的商圈布局也不断地得到重视,甚至对于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的商圈布局规
本文立足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综合运用了“3S”技术、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传统生态学研究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充分掌握四江流域生态
自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与《民族美术》杂志携手开展对“常州画派”进行学术梳理以来,已就常州画派的历史源流、美学特质、人文精神及当下意义等话题展开了富有系统和
高光谱(Hyperspectral)遥感是20世纪末地球观测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之一,随着定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光谱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在资源、环境、城市、生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各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同时,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混合像元(mixed pixel)问题。混合像元的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给遥感的后续应用研究带
自步入新千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与耕地、林地面积的缩减成了城市空间变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武汉市作
研究了麦后棉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及棉田综合效益,阐明了麦后棉的适宜育苗方式为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的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5日、最佳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