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不断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俨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战略地位和发展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的传媒业、德国的出版业、韩国的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我国,随着文化产业建设战略地位的提高,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文化产业”一词被提出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来保障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近几年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产业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2005年和2011年的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13亿元和13479亿元,其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总体发展形势令人鼓舞。但仅仅这样看是不够的,我们应看到与众多西方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若同诸如美国、英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比,我国长期以来的不足3%,与他国普遍10%,甚至10%以上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增长明显乏力,如若要达到“十二五”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标,更是有待努力。而纵观各个文化强国的发展历程,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外,各国还配备了税收激励政策、设立基金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各国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如此繁荣,财政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我国尤其是目前面临的现实发展情况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来说,不得不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进行重新思考。本文就在文化产业的这一发展要求和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总结国内外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度剖析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通过重新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在财政直接投入、税收激励、投融资三种财政政策手段下探讨健全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措施。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产业做出了一个界定,对于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支持,不可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发展都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所以,在简要概括了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和分类后,侧重从文化产业的属性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三个方面来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和分类。公益性文化产业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遗产和古迹等;准公益性文化产业包括:民办艺术表演团体、文化艺术中心等;经营性文化产业包括:音像、报刊杂志、电视影视、娱乐、书籍等,从而有利于后文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功能,从而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化产业作为向公众提供精神、文化、娱乐产品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因此,从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特征出发,即文化性与经济性共存、高度集聚性、营利性和风险性并存、规模经济性,总结出文化产业生产出的蕴含精神文化价值的物化产品,物化产品决定了其经济功能,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精神文化价值决定了其社会功能,如带动就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定位,通过弄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摆正政府与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在对文化产业界定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公共物品理论和正外部性理论分析政府与市场在文化产业中发展中的作用,以此对二者在促进文化产业中应扮演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最后得出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应通过市场机制的竞争作用,完全由市场来提供;对于公益性文化产业,则主要靠政府来直接提供;最后对于准公益性文化产业,要么政府直接提供,要么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生产并提供。第四部分则侧重从现实基础上探讨财政政策支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即用经济数据来证明为什么要用财政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衡量。重点建立了一个由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财政投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三个因素作为变量的简单计量模型,并对其做回归分析,进行三个变量定量相关性分析,得出文化财政投入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财政投入对文化产业、乃至对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应继续将财政支持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去,坚持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第五部分简要归纳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从财政直接投入、税收激励、投融资三个方面对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六部分,分析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当重视,虽然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并未出台一套完整系统的政策法规,但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重要文件却相继出台不少,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事业费投入不足,比重偏小;财政文化投入不均、结构不合理;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方式未多元化、灵活化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一部分,在综合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财政支持其发展的经验必要性、以及总结国外经验和目前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在财政直接投入上,应完善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加大保障力度;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入方式灵活;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结构。在税收激励政策上,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税收激励政策为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引人更多社会资本,用税收优惠、降低税负激励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在投融资政策上,首先应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融资体制,然后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渠道,最后优化投融资环境,强化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做到坚持投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确保文化产业的公益性,实现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采用多样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措施,确保整体的完整性和结论的有用性。第一,理论文献研究与实际政策研究相结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国内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从而希望探讨出适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体系。第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对财政支持我国文化发展的动因分析这一部分中,采用了规范、实证两种研究手段,定性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的社会效益,定量分析其经济效益,特别是通过采用以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投入、文化产业从业数量三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并且结合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清晰、直观、定量地呈现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三,国内国外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我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以及各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财政政策的运用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相关重要结论。本文希望探究出一套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框架和路径,不仅仅从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在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调节经济的各种财政政策手段,重新构建一个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和框架,即在财政直接投入、税收激励、投融资三种财政政策视角下,分别探讨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导向、力度及管理。
其他文献
伴随着过去30年的银行业改革,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和管制的放松,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国家,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已占银证信保
高中政治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具有明显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才能进一步在政治课堂中发挥作用。具体探讨了高中政治课堂中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随时在发生私募股权投资的例子。2004年以后,私募股权行业崛起并快速发展,各类境外私募股权机构大举进军
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机结构上,再采取一些机械、电气和热保护措施,使之进一步避免在正常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
现代经济理论与当代会计思想相互碰撞与整合共生的一个重要产物就是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1956年林特纳创建“平滑模型”开始,股利政策的研究就揭开了历史的序幕。到1961年,随着“M&M股利无关论”的出现,西方的股利理论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由于股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为了控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必要通过薪酬契约等方式来对管理层工作进行约束和激励。管理层激励能否起到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效果一直是社会关注
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重要功能。不仅对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其他虚拟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也与现货市场直接关联,调控着实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复合推动作用下,中国社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踏入了互联网时代,并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现了社会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同时,随着二十
中国债券市场起步早,但是发展相对滞后于股票市场。在97年金融危机以后,伴随着政府对于债券市场支持力度的增强,债券市场重新起航,开始大步向前发展。回顾过去的十多年,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