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将可转换债券加入投资组合能够明显地使组合的有效边界向上方偏移即在同样的风险下实现更大的收益;同时,国内市场的发展也使可转换债券“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我国可转债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可转债的特性及其定价做深入分析具有具有很大实际意义。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可转债定价理论作了全面地总结,对可转债基本条款及债性和股性的影响因素、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可转债的投资特征和融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可转债定价的Black-Scholes模型、二叉树模型、三叉树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有限差分法、双因素蒙特卡洛法、双因素有限差分法。最后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对机场转债在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的时间段的模型定价作了实证研究,在实证基础上分析了转股期权处于实值、虚值、平价状态时模型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以及目前市场条件下模型定价差异的原因。   
其他文献
农村税费制度是调节农民收入分配、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国的农业税收制度长期沿用的是1958年颁布的《农业税条例》中的种种规定,国家先后对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对城乡实行高度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由于农业税制多年来基本未作变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农业的实际情况,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由于农村通过税收筹集到的公共资源非常有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得不依赖于农民的非税负担。中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