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断水法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对甘肃河西地区五种典型荒漠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hylla Lam)、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 Ko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Cheng f.)、花棒(Hedysarumscoparium Fisch.et Mey.)和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m Maxim.)的生理适应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五种灌木的抗旱性,以期为荒漠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以及荒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干旱胁迫使各灌木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增加。抗旱性强的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及水分饱和亏增加幅度小,维持正常水分状况的能力强。
(2)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五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干旱胁迫末期,荒漠锦鸡儿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降幅大于霸王;小叶锦鸡儿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大于沙冬青和花棒。
(3)对干旱胁迫下五种荒漠灌木的渗透调节物质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促进了五种灌木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显著累积。荒漠锦鸡儿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花棒和霸王,花棒的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荒漠锦鸡儿和霸王。
(4)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显著增加,同等处理条件下,花棒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物种。SOD、POD、CAT三种保护酶活性在干旱胁迫下均增强,但各物种间变化不尽相同。
(5)通过对五种灌木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叶片相对含水
量、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与五种灌木抗旱性关系相对密切。
(6)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五种荒漠灌木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荒漠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花棒>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