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五种荒漠灌木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和抗旱性综合评价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断水法模拟土壤干旱胁迫,对甘肃河西地区五种典型荒漠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hylla Lam)、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 Ko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Cheng f.)、花棒(Hedysarumscoparium Fisch.et Mey.)和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m Maxim.)的生理适应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五种灌木的抗旱性,以期为荒漠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以及荒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干旱胁迫使各灌木幼苗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增加。抗旱性强的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及水分饱和亏增加幅度小,维持正常水分状况的能力强。   (2)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五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干旱胁迫末期,荒漠锦鸡儿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降幅大于霸王;小叶锦鸡儿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大于沙冬青和花棒。   (3)对干旱胁迫下五种荒漠灌木的渗透调节物质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促进了五种灌木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显著累积。荒漠锦鸡儿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花棒和霸王,花棒的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荒漠锦鸡儿和霸王。   (4)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显著增加,同等处理条件下,花棒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物种。SOD、POD、CAT三种保护酶活性在干旱胁迫下均增强,但各物种间变化不尽相同。   (5)通过对五种灌木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叶片相对含水   量、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与五种灌木抗旱性关系相对密切。   (6)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五种荒漠灌木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荒漠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沙冬青>花棒>霸王。
其他文献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三大生物降解材料之一,因其综合性能良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结晶度高、物理机械性能差成为限制PBS应用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碱式硫酸镁晶须(
委托常州武进水质稳定剂厂对醋酸十八胍盐的杀菌性能进行了静态试验,做出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醋酸十八胍盐对循环冷却中的铁细菌和异养菌的杀菌性能较好,杀菌性能较十二烷基
凤仙花属(Impatiens)是一个超过1000种的大属,该属植物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茎通常肉质、多汁,形态变异极为复杂多样,地理分布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和特有现象,使其成为植物分类学上
全钒液流电池(all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简称为钒电池)具有能量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及环境友好等特点,作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高效储能装置,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极材料是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对于电极材料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聚丙烯腈石墨毡(GF)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但石墨毡电极材料同时也有可逆性差等缺点。本文在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