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精神障碍,其终生患病率的中位数约为0.4%。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研究人员已付诸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但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等关键问题却尚未明确。Sullivan等人的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其遗传度高达8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的Ⅰ型酪蛋白激酶(Csnk1)可以磷酸化受多巴胺与环腺苷酸调节的磷酸蛋白(DARPP-32),并将DARPP-32蛋白转变为磷酸酯酶Ⅰ(PP-1)的抑制剂,从而引起一些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改变以达到调节多巴胺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过调节上述磷酸化级联反应,Csnk1在众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对苯丙胺敏感性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有关Csnk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snk1ε亚基的rs135745C/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及其发病年龄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本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的血样来自502名健康对照受试者和384名符合第四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来自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人群。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rs135745C/G位点的C等位基因以及CG和C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受试者(C: P=0.0022,x2=9.39;CG:P=0.0086,x2=6.90;CC: P=0.0431,x2=4.09)。显性模型的统计结果显示,携带CG或CC基因型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精神分裂症易感性(P=0.0032,x2=8.67)。
2、本研究结果发现rs135745C/G位点各基因型之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560,F=0.580)。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Csnk1ε亚基的rs135745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易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