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在肿瘤疗效预测中的价值及分期的成本效益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18F-FDG PET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预测中的价值-mela分析  目的:关于18F-FDG PET用于监测乳腺癌治疗疗效的临床证据在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用meta分析评估18F-FDG PET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预测中的准确性,并探索其最佳使用方案。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筛选关于18F-FDG PET此指征下的准确性的英语文章。用QUADAS工具评估各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用meta分析统计出PET各参数的汇总估计值,并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9篇文献,共含920例病理确认的病人。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用PET预测乳腺癌原发病灶的病理学治疗疗效,汇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优势比分别为84%(95%CI,78-88%),66%(95%CI,62-70%),50%(95%CI,44-55%),91%(95%CI,87-94%)和11.90(95%CI,6.33-22.36)。预测淋巴结的病理学治疗疗效,汇总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5%CI,83-97%)和88%(95%CI,76-95%)。亚组分析显示,在治疗早期行PET(在化疗1到2个疗程之后)比此后行PET显著性地更准确(准确性76%vs.65%,P=0.001)。进一步的,使用SUV降低率的阈值在55%和65%之间时,可得到和病理结果最佳的符合率。  结论:18F-FDG PET用于预测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疗效是有价值的,但其相对较低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仍需谨慎对待。建议在治疗早期行PET检查,并使用55%和65%作为SUV降低率的阈值,以早期鉴别出潜在的治疗无反应者。以上方案可由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验证,以充分评估PET在乳腺癌治疗中地位。  第二部18F-FDG PET/CT用于潜在可手术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术前分期中的成本效益比分析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中国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的术前分期中的成本效益比。  方法:使用中国病人的资料,对潜在可手术的NSCLC病人的治疗建立决策树的模型并分析。比较了三个策略:用传统CT方法分期(策略A),在所有病人中加用18F-FDG PET/CT分期(策略B),仅在CT上显示正常大小淋巴结的病人中加用PET/CT分期(策略C)。收集并提取已发表的关于中国病人的文献数据,PET/CT检测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0.84和0.92,CT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0.55和0.80。产生的各种费用参照2010年中国上海的公共医疗收费标准,并依据支气管肺癌的官方临床路径。用灵敏度分析计算和校正各数据的不确定性。  结果:将策略A作为基准线,策略B的增益成本效益比(ICER)为23800人民币/寿命年,在通常可接受的范围内;而策略C显示总体寿命略有减少。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ICER(B-A)对于PET/CT假设性的特异性的减低,比对于其灵敏度的减低更为敏感。PET/CT特异性降至0.79后ICER将转为负值。经济学上,PET价格上升20%带来的ICER仍在可接受范围(31800人民币/寿命年)。而降低姑息性放化疗的费用即可降低ICER,又可降低总医疗费用。  结论:此决策分析模型显示了PET/CT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术前分期中有潜在的成本效益性价值,其ICER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建议将CT结果阴性的病人排除于进一步PET/CT检查之外。且在临床实践中,保持PET/CT的高特异性对其成本效益比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更多前瞻性试验来验证以上分析结果,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前言: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运动过程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仍较高。尤其在空降兵这一特殊群体中,踝关节损伤更为常见,是我军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
在热 8 7Rb原子气体中 (≈ 360 K) ,Michael M.Kash,Marlan O.Scully等人观测到激光脉冲的群速度降至 90 m/ s以及时间延迟量超过 0 .2 6 ms。 In the hot 8 7Rb atomic gas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原因。主要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原纤维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