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化浪潮中任由沉浮?还是主动出击,把握时机,确定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全球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全球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这场关于全球化的大讨论。其研究关乎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成因,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全球城市发展方向,全球城市规划与管理,全球城市个案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警示。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对上海而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历程决定了上海必将面临一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全球化道路,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却难以抄袭。回顾上海过去几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综观上海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审视上海自身的发展条件,可以认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核心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上海面临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架构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五个子系统。简言之,当前,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成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促进区域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生态城市,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布局以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城市与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而当所有这些落实到物质形态层面上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发展规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十年来上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应该从长江三角洲、上海市域、上海中心城等三个层次;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尤其要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契机,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顺利完成建设全球城市的第一步。
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全球化课题包含众多内容,无法——阐述。本研究意在从其中一个侧面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论文结束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