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矩形谐振腔波导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滤波器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如何主动地去控制光的传播,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梦想解开的目标,也是科技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课题之一。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 Polaritions,SPPs)是金属表面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一种沿介质-金属表面传播的倏逝波,其电磁场在垂直于金属表面的两个方向都以指数的形式衰减。当改变金属表面的结构时,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耦合效应、色散关系、传播方式和其性质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SPPs这一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光与亚波长金属结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许多独特的物理现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这些新颖效应,原理以及机制等都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近场光学研究的热点。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金属等导体材料来控制光的传播,这将促进光存储技术、光学设备、生物光子学、SPPs元器件和回路、表面等离子体光子芯片、新型光源、调制解调器和开关、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成像、耦合器、纳米波导以及纳米光电子器件等的研究进展。本论文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针对亚波长金属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的光学特性、色散关系、传播规律以及对金属结构的人工调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以及结果如下:通过在单狭缝金属银的出口端表面两侧设置不同的槽型结构,在理论上研究了亚波长表面等离子体方向性激发器。研究结果表明,当改变槽型结构的宽度、高度或者周期,使设置的槽型结构对电磁波满足相位相干相长和相干相消的条件时,可使不同波长的金属表面电磁波在单缝出口处朝不同的方向偏转。具体说来,当入射光波的波长为516.96纳米时,在出口处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向右偏转;当入射光波的波长为827纳米,在出口处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向左偏转。这种方法为相关纳米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如传感器、光学集成电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已经应用到相关的光通信,等离子体光源、光电印刷技术等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属介质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的多矩形谐振腔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该结构由一波导通道和一列平行排列于波导上方的矩形谐振腔组成。当矩形腔的长度对某一波长满足法布里珀罗(F-P)谐振条件时,该波长的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将进入腔内并发生耦合共振被限制在其内而不再向外传播,而其它波长的光波仍然会透过波导通道,因而该结构会起到滤波的效果。通过调整谐振腔的长度和数量,可以方便的滤掉一个或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与其它结构SPPs滤波器相比,此结构更具有简洁、滤过的波长更窄、更小的能量损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ICU住院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对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388例ICU住院患者设为常规组,将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
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本文以新疆1988—2004年14个地区的截面和时序数据为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库兹涅茨系数和分
首先对农田水利灌溉进行了一个概述,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的要求及意义。继而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及管理经费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
马克思1848年于《共产党宣言》中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其所描绘的资本主义积累体制、革命理念、政治图绘、历史演进规律在乔纳森&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通里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中药+基础疗法,对照组使用基础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CT、炎
近年来,中西纯粹美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与杨春时的《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是各自的主要代表。马丁·泽尔把审美的核心放在显现,杨
<正>2014年12月26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发布了11项联盟标准,主要包含节能子体系与清洁生产子体系。该联盟标准参考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
当前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变得简单,但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数据面前我们获取信息效率却变得低下。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及时准确获取我们所需要的
在毫米波系统中,毫米波放大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毫米波系统的性能。在充分考虑了毫米波放大器的散热和装配工艺后,本文研制了三个Ka波段毫米波放
探讨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从馆藏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为残疾读者提供服务,让残疾读者充分感受社会温暖和人文关怀,虽然残疾读者服务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