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候模式加权与优选的气候变化下流域径流响应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循环过程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遭受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这对水安全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评估气候变化下流域径流响应可为制定缓解性和适应性措施提供重要参考。全球气候模式是当下模拟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已被广泛用于流域径流响应的评估。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气候过程理解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气候模式输出数据可用于径流响应评估。然而,这也为流域尺度的径流响应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根据模型间不同的表现选取合适的气候模式或给予不同的权重?气候模式的选择和数量对径流响应评估有何影响?尽管在气候领域已有研究提出不同的气候模式加权方法和选择方法,但少有研究在流域径流响应评估中分析这些加权方法和选择方法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不同气候水文特征的中国湘江流域和加拿大Manic-5流域,使用多组气候模式输出数据模拟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进而运用多种气候模式加权方法和选择方法,评价这些方法以及气候模式的数量对流域径流响应评估的影响,以期为径流响应评估中使用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数据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在气候模式加权方法方面,分别基于原始的和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输出数据(气温和降水)模拟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流域径流过程,使用了等权重方法和7种非等权重方法综合不同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从多年平均径流过程、参考期径流指标偏差、径流指标变化的不确定性等若干方面评价了非等权重分配对径流响应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气候模式原始输出数据时,基于水文变量的非等权重分配可以减小参考期模拟的年径流过程和年径流量的偏差。当使用经过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输出数据时,不同方法分配的权重相似,非等权重分配下的径流响应评估与等权重分配下的结果相近,非等权重分配对径流指标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流域径流响应评估中,对气候模式仅使用偏差校正方法和等权重分配是可行的。
  (2)在气候模式选择方法方面,基于多组气候模式数据模拟了流域径流变化,基于31个气候指标和17个水文指标分别分析了气候变化和水文响应的不确定性,进而使用了两种基于不确定性范围的气候模式筛选方法(KKZ和K-means),比较了气候模式子集在气候变化和水文响应方面对整体集合不确定性的覆盖程度,评价了选择方法在气候领域中的表现传播至水文响应的能力。结果表明,气候模拟子集可以同等程度地覆盖气候变化和径流响应不确定性,气候模式选择方法的效果具有可传递性。在两种筛选方法中,KKZ方法相比于K-means方法在覆盖不确定性范围的能力上表现更好和更稳定。使用KKZ方法选用10个气候模拟时,对气候领域和水文领域不确定性的平均覆盖程度均超过80%。因此,在流域径流响应评估中,为了较好地涵盖与气候模式有关的不确定性,推荐基于KKZ方法选择不少于10个气候模式结果作为径流模拟的输入数据。
  (3)在气候模式数量方面,本文基于3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22个全球气候模式、6种降尺度方法、5个流域水文模型和5组水文模型参数设计了径流响应模拟的多因子实验,使用了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估径流响应总体不确定性和各不确定性组分的相对贡献,进而分析了使用不同数量的气候模式时,总体不确定性和组分不确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年径流量和洪峰径流量的变化,气候模式在总体不确定性中占主导因素;对于枯水径流量的变化,其他不确定性来源对模拟结果也有较大影响。当气候模式数量少于或等于5个时,总体不确定性和气候模式对不确定性贡献占比均有较大可能被低估;当气候模式数量达到10个时,各不确定性来源的相对贡献与使用所有气候模式时的估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近。因此,在计算资源有限时,仍建议在径流响应评估中使用不少于10个气候模式的输出数据。
其他文献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是最实用的身份识别方法之一,普遍应用于考勤管理,智能门锁和电子支付等商业和民用领域。当前,指纹识别技术在研究良好指纹图像方面已经非常深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采集设备质量不佳,手指状态不好以及采集方式不当导致低质量指纹图像的存在。低质量指纹图像中存在大量的干扰噪声和脊线粘连或断裂的问题,导致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出现注册失败和识别错误,从而阻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然而,真实图像在采集、压缩、传输以及显示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受到噪声污染。因此,如何从已有的真实噪声图像中通过算法来降低噪声污染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图像有价值的特征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虽然目前针对合成噪声的图像去噪算法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真实相机图像所包含的噪声类型和分布更加复杂,且难以收集大规模无噪图像
学位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很强的信息处理机制,将这种机制应用到工程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免疫学中,Jerne免疫网络学说成功地解释了免疫系统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处理机制,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该论文在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特别是免疫网络学说的基础上,围绕着将免疫信息处理机制应用到工程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学位
生物识别技术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虹膜识别作为其中一个极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备受关注.虹膜识别这所以发展迅速,是由于其纹理具有比指纹更大的个全差异性,而且形态稳定.现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该技术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该文,就研究人员对虹膜识别技术所开展的研究进行了阐述.首先,介绍虹膜识别系统的组成;接着详细阐述了虹膜提取,纹理编码和模式匹配的原理及算法.其中,虹膜识别系
学位
该文主要针对具有柔顺自由度和局部智能的多机械手部新型对接装置的研究方案,就机械手的运动学及受力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了机械手的结构及其液压系统,用图形说明了多机械手对接装置的作业空间,验证了机械手爪主动抓取目标环对接方案的可行性.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与蔓延,“健康”已成为当下热门且重要的主题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建筑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健康校园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储备力量,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公共卫生革命的发生将“建立健康”这一理念升华至提高生命质量的层面,多学科协同合作、交叉研究的健康促进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在此背景下,参考借
山洪灾害的防治是我国目前自然灾害防治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对山区小流域的洪水预警预报是有效防治山洪灾害的重点非工程措施,寻求能在不同地区灵活适用的山洪模拟模型,是山洪预警的核心工作。然而在山洪灾害频发的山区小流域,其地形地貌特征起伏变化大,产汇流机理复杂导致常用的水文模型模拟效果不佳。探究流域的水文响应机制,构建合适的水文模型,模拟山洪形成过程,提高预警预报精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科学意义。 
蓄滞洪区作为江河湖泊防洪工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分蓄超额洪水、削洪减峰、保障重点地区防洪安全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历史原因,分蓄洪水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流域各蓄滞洪区防洪任务和自身利益诉求这二者间的关系成为江河防洪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博弈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该理论能够模拟各方决策交互行为,协调方案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兼顾
学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需求量增加这一矛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流域水文循环和水资源时空分布均已发生变化,以历史资料系列为基础的水资源配置方式不再适用于未来水资源规划的需求。汉江流域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流域,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因此,开展气候变化下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影响,两者影响程度的定量区分一直是国际水文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以往研究常采用还原天然径流法(简称“作差法”)定量区分两者对径流的影响,作为一种间接方法,它将人类活动作用看作黑箱模型,缺乏详细物理机制的考虑,计算精度有待商榷。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径流的各个影响因素均纳入流域水文模拟过程,从而直接计算各因素的水文响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