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坚持贯彻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的引导,完善市场的就业机制,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改善就业结构。面对庞大的就业人口,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每年6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化进程中转移的农村人口,都在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逐年明显,为降低结构性失业率,提高就业人数,唯有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的企业。纵观我国各类企业,中小企业对促进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解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解决劳动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往往偏重其一,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或是就业问题,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深入研究。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迫切期待一个解决之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好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在这一现实意义下,本文试图就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问题作出一些解释和探讨。本文采用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4—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的相关数据,对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的总量和增量以及就业结构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利用就业弹性和新增就业贡献率这两个指标,从产业和行业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的发展方向。其次采用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问题这一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促进就业增长的作用;进而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就业数量和行业结构的视角出发,通过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率这两个指标的度量和排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促进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研究和探讨,并以分析结论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协调一致的政策建议。通过分析发现,中小企业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广泛存在,而且企业数量在这些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是这些行业新增就业的主要贡献者。其中,工业企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建筑业;主要服务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都是就业效率高和就业潜力大的行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知,我国应以就业优先为原则,以增加就业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服务支持,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进而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难题,为增加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