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痛风(gout)重要的生化基础,而痛风必伴高尿酸血症。痛风为嘌吟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盐沉积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肾损害。 目前,国内外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是增加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形成,如丙黄舒、别嘌呤醇等,降尿酸作用较强,但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有必要探索一条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新途径。 中医无“高尿酸血症”这一病征,按其发病原因、机理及临床表现归属为“湿热”、“湿毒”、“痛风”等范畴。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可归属为中医“关格”、“肾劳”、“溺毒”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多因饮食失宜,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蕴,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热互结,热极生毒,湿热毒弥散营血而致;湿热下注,侵淫肾脏,日久导致肾气亏虚,肾失开合,而见关格、肾劳、溺毒等证。 导师曲竹秋教授,博采众长,在多年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之上提出,该病的病位在脾肾,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嗜食膏梁厚味,饮酒过度,湿浊内生,湿热互结,热极生毒,湿热毒流窜脉道,流于关节而成痛风,积于肾脏而成肾劳。病程日久,湿热毒侵淫脾肾,而见脾肾之气亏虚,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故提出防治实验性高尿酸肾损害的原则为清热利湿解毒,补益脾肾,拟定痛肾宁复方,其组成包括苍术、黄柏、大黄、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猪苓、黄芪、牛膝、甘草等,由二妙散演化而成。全方配伍之妙在于清熟燥湿基础之上,更添泻火、解毒、补气、利水、健脾益肾之品,使湿、热、毒各有去路,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标本同治,虚实兼顾,符合中医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原则。 为了验证痛肾宁治疗效果及深入探讨痛肾宁的作用机制,我们开展了本项目的课题研究。首先我们成功建立了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在正式实验中,我们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给大鼠 灌胃,设立对照,观察了痛肾宁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一般状况、 血清尿酸、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实,痛肾宁具有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中剂量效果较好, 其第14日、第21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正 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70刀引;痛肾宁能改善实验性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中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最好,其血清肌配、尿素氮已 接近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痛肾宁二 个剂量组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均有修复作用,中剂量组效果 最佳,病理结果个:肾脏结构正常,肾小管无混浊肿胀变性,肾小邱【常 大小。 综上所述,痛肾宁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具有良好的预防及 治疗效果,无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