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肾宁防治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作用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痛风(gout)重要的生化基础,而痛风必伴高尿酸血症。痛风为嘌吟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盐沉积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肾损害。 目前,国内外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是增加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形成,如丙黄舒、别嘌呤醇等,降尿酸作用较强,但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不容忽视。因而有必要探索一条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新途径。 中医无“高尿酸血症”这一病征,按其发病原因、机理及临床表现归属为“湿热”、“湿毒”、“痛风”等范畴。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可归属为中医“关格”、“肾劳”、“溺毒”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多因饮食失宜,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蕴,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热互结,热极生毒,湿热毒弥散营血而致;湿热下注,侵淫肾脏,日久导致肾气亏虚,肾失开合,而见关格、肾劳、溺毒等证。 导师曲竹秋教授,博采众长,在多年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之上提出,该病的病位在脾肾,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嗜食膏梁厚味,饮酒过度,湿浊内生,湿热互结,热极生毒,湿热毒流窜脉道,流于关节而成痛风,积于肾脏而成肾劳。病程日久,湿热毒侵淫脾肾,而见脾肾之气亏虚,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故提出防治实验性高尿酸肾损害的原则为清热利湿解毒,补益脾肾,拟定痛肾宁复方,其组成包括苍术、黄柏、大黄、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猪苓、黄芪、牛膝、甘草等,由二妙散演化而成。全方配伍之妙在于清熟燥湿基础之上,更添泻火、解毒、补气、利水、健脾益肾之品,使湿、热、毒各有去路,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标本同治,虚实兼顾,符合中医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原则。 为了验证痛肾宁治疗效果及深入探讨痛肾宁的作用机制,我们开展了本项目的课题研究。首先我们成功建立了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在正式实验中,我们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给大鼠 灌胃,设立对照,观察了痛肾宁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一般状况、 血清尿酸、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实,痛肾宁具有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中剂量效果较好, 其第14日、第21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正 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70刀引;痛肾宁能改善实验性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中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最好,其血清肌配、尿素氮已 接近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痛肾宁二 个剂量组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均有修复作用,中剂量组效果 最佳,病理结果个:肾脏结构正常,肾小管无混浊肿胀变性,肾小邱【常 大小。 综上所述,痛肾宁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具有良好的预防及 治疗效果,无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今仍居全球首位。尽管加强了干预措施,但心血管残余风险仍相当高。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的
目的 建立红花RP 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 ,研究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 ,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对不同产地
<正>为提高医用诊断X线机的诊断质量,保护受检查和X线工作人员的安全,于1997~1998年对青岛市黄岛区区直和镇医疗单位使用诊断X射线机共32台进行卫生管理基本情况、机房防护效
目的: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失禁性皮炎的现状,结合皮肤护理发展与临床护士需求,构建护理人员失禁性皮炎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知信行问卷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有助于管理部门
<正>一天上午,与窦桂梅老师一起走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如今再度回味课堂,脑海中悄然长起的,是一棵树。须根,扎在厚实的土壤中《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名篇。行文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金融业改革步伐加快,金融市场日趋活跃,金融产品不断更新,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功能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推动了我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转型带来的消费升级速度的加快,也为影视行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十分的盛行,由于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高机动性可垂直起降等优势,所以在诸多行业中开始被广泛运用。例如自然灾害的情报收集、高架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以益气和胃、化痰降逆为治疗原则,采用《伤寒论》之经典方剂旋覆代赭汤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课题试图通过对酸性反流性
本文对近期参加“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第十期培训班”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分别介绍来华留学医学生的教学现状、培训形式及体会、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最后对此次培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