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及其同系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苯并异喹啉类季胺型生物碱。具有广谱抗病原菌作用,并且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活性。小檗碱C8位长链烷基取代衍生物8-辛基小檗碱、8-十六烷基小檗碱是从小檗碱的系列衍生物中筛选出的两个新的活性化合物,在体外抗菌实验中,活性明显高于小檗碱,另外降血脂和降糖的活性也明显高于小檗碱。是极具有前途的抗菌、降血脂和降糖等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预示这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治疗降血压和降糖药物的良好前景。为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8-辛基小檗碱、8-十六炕基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血
其他文献
棉花分为二倍体和四倍体,四倍体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占世界棉花产量的98%左右。近几年棉花单产提高的步伐有所减慢,而且消费者对于高档纺织品的需求增加,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是广大棉花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虽然传统的遗传改良方法在棉花品种改良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育种效率低,周期长。现代DNA标记技术的发展,为育种者提供了一
学位
本文通过小麦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了等价格施用菜粕堆肥、猪粪堆肥、中药渣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作物产量、干物质累积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矿质态氮等的影响,以期为这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8044.4kg·hm-2)和菜粕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8066.6kg·hm-2)的稻谷产量都高于无机复合肥处理,分别增产4.3%和4.6%。中药渣
学位
药用白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广泛,社会需求量大,是我国大宗药材和重要出口药材。药用植物的品质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生态因子及环境调控对药用白菊花品质形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药用白菊花品质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的量化关系,以及不同光强及微肥组合对药用
学位
锌指蛋白是转录因子的一类,在拟南芥、矮牵牛和水稻等高等植物中发现的锌指蛋白广泛参与到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中。黄骥利用RT-PCR的方法从粳稻地方品种韭菜青中分离了一个TFIIIA型锌指蛋白基因,其编码的蛋白长度为14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5KDa,具有两个典型的、植物特有的QALGGH基序,但缺少一个普遍存在于C2H2型锌指蛋白的可能具有转录抑制活性的DLN-box,具有核定位信号,根据其分
学位
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重大病害,严重危害和阻碍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将为后续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分别以抗黄萎病品种陆地棉5026和海岛棉7124为研究材料,运用RACE技术和同源序列候选基因法获得了两个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两个基因作了初步的特征分析。1、以接种黄萎
学位
温州常年种植甘薯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随着城乡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甘薯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对甘薯淀粉、粉丝、薯脯以及鲜食迷你甘薯和紫色甘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甘薯生产由传统的单一饲料型栽培向饲料型、加工型和鲜食型等多方向发展。生产上,为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提高和加强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引选与栽培技术工作,对促进甘薯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业增效
学位
农业除提供食物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小气候调节,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机能。但是,近几年单一追求产量经济利益最大化,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推广节能、绿色、环境友好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选育抗病、在中等肥力、较为粗放耕作条件下能获得稳定相对高产的早籼品种,并探索这类品种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人力、机械等工时投入,使用有
学位
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培育和推广品质好、产量高的甜玉米新品种是浙江省温州市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培育了1个甜玉米单交种“金玉甜1号”。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金玉甜1号”的特征特性、确定F1种子生产亲本播差期和自交系冬季温室就地繁殖的效果。这3个试验是2005-2008年在温州市农科院完成的。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金玉甜1号2005-2006年参
学位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课题组在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甘草、党参、黄连、关黄柏)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经验适当加味山楂,研制加味枇杷清肺胶囊,供内服治疗寻常型痤疮。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加味枇杷清肺胶囊原料药中药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体外抑菌活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总黄酮、总三萜酸得率为工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选蜜枇杷叶
学位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疾病,发病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治疗痤疮这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西医药有一定对症疗效,但一般都具有皮肤刺激性、生殖毒性或耐药性等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痤疮历史悠久,对痤疮辨证分型已相对成熟,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等证型。临床应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但尚未形成一种工艺成熟、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课题组基础方枇杷清肺饮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