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呼吸系统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咳嗽咯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为主,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上皮细胞-间质细胞(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理论是近年国际研究器官纤维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因此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用疏通肺络治法,选取(肺俞、膏育俞)艾灸(moxibustion),观察由博来霉素复制的经典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在艾灸治疗疗程中上皮细胞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间质细胞蛋白α-平滑肌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初步阐明疏通肺络法调控肺纤维化EMT关键位点与调控规律。方法:8周龄健康SPF级大鼠81只,体重180士20g,雌雄各半。将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C)组9只;模型(B)组:模型7天(B7)组9只、模型11天(B11)组9只、模型23天(B23)组9只、模型35天(B35)组9只:艾灸(M)组:艾灸11天(M11)组9只、艾灸23天(M23)组9只、艾灸35天(M35)组9只;阳性对照(泼尼松,P)组9只。造模采用Thrall等方法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同样按造模方法予以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造模均于第二天开始治疗及干预,艾灸组交替艾灸双侧肺俞、膏育俞;泼尼松组以泼尼松灌胃;空白组和所有模型组与艾灸组采取同样的抓取固定,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第7、11、23、35天,分别选对应时间点组大鼠;艾灸组第11、23、35天(每疗程后一天),分别选取对应时间点大鼠:泼尼松组、空白组于35天后全部选取。各组称取体重,采取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打开胸腔,观察肺大体颜色、体积、有无出血点、结节等。取左肺组于10%中性甲醛固定,再选取左肺上叶固定、包埋、切片行HE、Masson染色后,按照Szapie法进行肺泡炎分级评分和肺纤维化分级评分。取右肺上叶组织用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E-cadherin mRNA、α-SMA mRNA、vimentin mRNA的表达。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都用均数土标准差来表示,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呼吸均匀平稳,毛发润泽光亮,反应灵敏,大便成形,体重正常增长;模型组大鼠呼吸急促,胸廓起伏增大加快,鼻部及爪甲呈青紫色,精神萎靡不振,弓背蜷缩,毛发稀疏无光泽,大便糖稀,体重明显下降:治疗后,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一般情况有较大的改善;阳性对照组同艾灸组无明显差异。2.肺系数模型组、艾灸组和阳性对照组各组肺系数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模型组11d与艾灸组11d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23d肺系数较艾灸组23d、模型组35d肺系数较艾灸组35d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35d肺系数较阳性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艾灸35d组与阳性对照组肺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学观察3.1模型组:模型组第7、lld肺泡炎程度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7d肺纤维化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统计学无差异(P>0.05),模型组lld肺纤维化明显较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模型组第23、35d肺泡炎程度减轻但较空白对照组仍严重(P<0.05),模型组23、35d肺纤维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严重,有显著性差异(P<0.01)。3.2艾灸组:艾灸组11d肺泡炎程度较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艾灸组23、35d肺泡炎程度有所减轻,较空白对照组仍有差异(P<0.05);艾灸组lld较模型组lld肺泡炎症有所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23与艾灸组23d无明显差异(P>0.05),艾灸35d较模型35d肺泡炎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组11、23、35d肺纤维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严重(P<0.01),艾灸组11、23d分别与模型组11、23d无明显差异(P>0.05),艾灸组35d较模型35d肺纤维化程度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3.3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肺泡炎程度和肺纤维化较空白对照组严重,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肺泡炎症程度与模型组35d、艾灸组35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35d有所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和艾灸组35d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肺组织蛋白mRNA的表达4.1E-钙黏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艾灸组、阳性对照组E-cad的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模型组35d最低;艾灸治疗干预后艾灸组E-cad的mRNA表达量其下降趋势明显比同期模型组缓慢,尤其是第35d与模型组同期相比,艾灸组35dE-cad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1);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35d相比,阳性对照组E-cad mRNA表达量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4.2 α-平滑肌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艾灸组、阳性对照组a-SMA的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以模型组35d最高;艾灸治疗干预后艾灸组a-SMA的mRNA表达量其上升势明显比同期模型组缓慢,第11天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11d α-SAM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第35天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35dα-SAM mRNA表达量有所减少,有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35d、艾灸组35d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4.3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艾灸组、阳性对照组vimentin的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以模型组35d最高;艾灸治疗干预后艾灸组vimentin的mRNA表达量其上升势明显比同期模型组缓慢,第23天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23d vimentin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第35天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35dvimentin mRNA表达量有所减少,有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35d、艾灸组35d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博莱霉素所获得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其各时间点的病理形态改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由博来霉素复制的经典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是成功的。(2)艾灸对肺纤维化发展各个阶段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有改善作用,说明艾灸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疗效与艾灸疗程的长短有关,疗程越长其治疗效果越佳。(3)艾灸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治疗,可能与抑制EMT中间质细胞关键因子α-SMA、vimentin蛋白的mRNA表达,升高其上皮细胞关键因子E-cad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延缓EMT发展进程有关。(4)疏通经络之法,达到了寓通于补,通不致虚,补不留邪,平和阴阳,调畅气血,恢复脏腑功能。此次实验论证了运用“补”与“通补兼施”治法去疏通肺络,为艾灸防治肺纤维化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