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材料及其产H2O2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相碳化氮(g-C3N4)是由多个三均三嗪结构的密勒胺单元连接而成的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安全无毒、稳定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是仍然存在氧化能力有限、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率高等问题。本课题是研究改性g-C3N4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光催化机理,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实现光催产H2O2和光催化Fenton降解污染物的目的。通过在N2气氛下用NaBH4热处理g-C3N4以制备还原g-C3N4材料。元素分析、FTIR和XPS表征的结果说明还原处理产生了氮空位和C≡N官能团,后者是g-C3N4三嗪环中吡啶氮化物在还原过程中破坏所致。氮空位的形成使还原g-C3N4的带隙中产生了中间能级,并扩展了材料的吸收波长。UV-vis DRS、Mott-Schottky和DFT计算表明,还原导致g-C3N4的导带和价带正向偏移,官能团C≡N使还原g-C3N4的能带变窄。价带的正移赋予还原g-C3N4材料可见光驱动下氧化水的能力,通过电子、空穴牺牲剂和EPR技术也证实了该结论。PL表征说明还原处理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并增强了电荷转移速率。RDE测试表明,还原型g-C3N4光催化还原O2的反应主要是双电子选择性生成H2O2反应。在纯H2O和大气氛围下,370℃条件下制备的还原型g-C3N4表现出高效可见光产H2O2(170μmol/L·h-1)性能。将Fe负载于RCN(还原型g-C3N4)光催化剂构成RCN-Fe材料以构建原位光催化Fenton体系。XRD和FTIR表征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材料变化,说明这种Fe负载对RCN材料的结构影响较小。XPS表征说明Fe以Fe2O3形式结合于RCN材料上,·O2-和·OH猝灭实验表明,复合材料RCN-Fe对污染物的降解完全转变为·OH主导,而RCN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活性物质几乎与·OH无关。前者对PNP和IPA的降解效果比后者分别提高了3倍和15倍。UV-vis DRS表征和·OH猝灭实验共同说明在RCN-Fe光催化体系中,性能的提升基于负载Fe对导带电子和·O2-的有效捕获。此外,通过循环重复实验证明了该材料的光催化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数据信息呈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几何增长的数据量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低的存储成本,因此分布式云存储的概念应运
随着用户对多媒体内容需求的日益增多,移动数据流量也出现激增现象,这不仅会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繁重的流量传输压力,在用户请求高峰期时,也会增加用户获取所需视频内容的延迟,
我国目前正处于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包括高铁、动车、地铁、轻轨、单轨等很多形式的轨道交通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国外大城市的城市轨道运营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国内交通拥堵难题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的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CAN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的总线协议,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
随机共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现象,在微弱信号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涉及机械故障诊断、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与旨在削弱或消除噪声的传统检测方法不同,随机共振利用噪
随着物联网,无线网路以及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的发展、普及以及应用,网络中产生了海量、多类型的数据,网络中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在车载自组织网络这种新兴的领域中,对
激光系统是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核心组成单元,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探测功能和探测性能的不断发展高度依赖于激光系统的性能,致使其组成越来越复杂,对其指标精度、工作稳定性和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典型的PPCPs,因其较难生物降解,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新兴有机污染物之一。本文以典型NSAIDs双氯芬酸(DCF)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磁促零价铁/配体(MF/ZVI/ligand)氧化体系,考察了体系降解DCF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基于固液微界面的反应机制,具体如下:研究结果表明,MF协同ZVI/EDTA类芬顿体系能高效降解DCF,降解过程存在初始停
本文试图通过对泉州地区检察机关在开展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遇到的困惑进行讨论,从而对构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路径提出优化
液舱晃荡现象普遍存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越来越多LNG船航行在极地冰区,由于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LNG船很容易与海冰发生碰撞,由于碰撞产生的冰阻力会引起船体内部的液舱晃荡,剧烈的晃荡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载荷,对船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晃荡导致的液舱结构破坏所引起的,所以液舱晃荡问题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依旧值得深入研究。由于液舱晃荡问题具有极强的非线性特
环己酮和苯胺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目前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所用铜系催化剂存在高温易烧结的问题,限制了其催化性能的提高;苯胺作为生产聚氨酯等的原料,工业中以硝基苯液相加氢法为主要生产方式,存在催化剂成本高、反应压力大等缺点。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和Ni-Mo组合物催化剂目前主要应用于加氢脱氮、加氢脱氧领域,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且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