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古今文献中对大肠癌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和总结出其学术脉络和防治规律。分析古今用药规律及各自特点,探求防治大肠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丰富中医药防治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现代医学对大肠癌临床表现描述,整理古代文献中大肠癌相关病证的论述,并界定古代相关病名。以200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为基础,整理古代对大肠癌相关病症的记载,总结古代对大肠癌的用药规律。检索出近30年中医防治大肠癌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科技核心期刊及万方数据库),从中总结出用药规律。对古今大肠癌文献进行整理,建立古今中医文献数据库,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对古今文献用药的研究,有516首古代方剂符合标准,涉及药物170味。药物出现总频次为2746次。排在前六位是补益药585次占总药的21.3%,清热药369次占总药的13.43%;理气药351次占总药的12.78%;止血药244次占总药的8.89%;温里药230次占总药的8.37%;收涩药177次占总药的6.45%。单味药频次最高的是黄连155次、当归152次、枳壳125次、甘草124次、槐花117次,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在五脏归经以脾、肝、心、肺、肾,而六腑归经中,胃经、大肠经为主。现代文献有方剂140首符合标准,涉及药物160味,共有药味1291次,其中补益药447次占总药的34.62%;利水渗湿药181次总药的14.02%;清热药161次占总药的12.47%;活血祛瘀药101次占总药的7.82%;理气药97次占总药的4.41%;化痰药55次总药的4.26%;止血药39次占总药的3.02;芳香化湿药32次占总药的2.48%;温里药32次占总药的2.48%;解表药25次占总药的1.93%;收涩药22次占总药的1.07%。单味频次最高的是白术103次、茯苓102次、黄芪87次、薏苡仁65次、党参64次占核心药物的前五位,四性主以温平寒为主,其温平寒两性分别占40.15%、30.36%和19.74%。药物的五味主要集中在甘、苦、辛三上味上,主要归经以脾、胃、肺、肝、心、肾、大肠为主。结论:以补虚为主,阴阳气血双补。此病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以本虚为主。该病的发生与湿热、热毒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时应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温里药使用给大肠癌用药提供另一种思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和收涩药应广泛的使用对改善大肠癌此类疾病症状的改善有着很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分析2009年冬至2010年春廊坊市低年级小学生OTC感冒药及其协同药应用状况,指导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2042份调查结果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OTC感冒
目的:观察链球菌制剂(力尔凡)配合化疗治疗肿瘤提高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及减轻化疗副作用的疗效。方法:7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力尔凡+化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
目的观察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能锻炼对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腰椎退行性疾病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将患者随机分为肾俞穴位按摩配合路径式功
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其处罚程序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和合理化。处罚法基本上实现了维护秩序、保障权利和规
本文主要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版画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本校版画教学实际和学生在版 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通过问题的查找和分析,达到进一步优化版画教学
<正>时间:2012年12月5日地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活动室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张军扩整理:本刊记者杨良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退休。2017年11月22日因“乏力、心悸半天”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明显升高,诊断为糖尿病,入院前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控制血糖,晨起
乔宇是活跃在明代成化至嘉靖时期文坛上的一位重要的山西籍作家。在明代文学史上处于李东阳与前七子之间,与茶陵派的诸多追随者同时。学界对乔宇的研究至今尚未突破茶陵派羽翼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对体质指数(BMI)诊断标准的影响。方法采用78257名成人健康体检数据,以体脂率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BMI诊断结果分析。结果BMI与体脂率呈中度相关(r=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