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尤为典型。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同时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位置,只有加快推动两个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才能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才能促使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中部地区虽然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但产业层次依然偏低,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巨大挑战,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快速崛起目标。本文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产业融合测度模型,对中部地区2003-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其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高,并带动中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整体上在不断加深,但融合水平还依然偏低且省际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对于两产业融合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各省自发性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差异;三是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就业均有正向影响效应,且区域内各省份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