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分析的轨道系统参数识别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轨道系统振动的强度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速了轨道系统的变形和破坏。轨道振动是导致轨道失效的主要原因,高速铁路对轨道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轨道系统的动力特性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轨道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一般由铁轨、扣件、枕木、碎石垫层组成,利用模态分析技术建立轨道结构动力学模型并辨识其参数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本文在模态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振动系统的物理参数模型、模态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的关系,即三种模型的理论建模问题。对粘性比例阻尼与一般粘性阻尼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多自由度系统的实模态与复模态分析。该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 2、以第二章的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用ANSYS模拟了几种轨道模型,对建立的模型分别施加冲击荷载,简谐荷载和移动荷载,然后对得到的时域响应进行FFT变换,采用半功率法结合MATLAB编程,识别出几种模型的频率、阻尼和振型,并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识别结果。这些结果对采用精确的频域法识别轨道模态参数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3、首次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引入轨道结构参数识别的研究中,详细推导了该方法的基本理论过程,用ANSYS建立了二维和三维轨道模型,采用MIMO的方法得到轨道模型的多点脉冲响应,构造hankel矩阵,结合MATLAB编程,识别出频率和阻尼比,并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从结论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对轨道结构模态耦合密集的情况识别效果好,从而证明了运用该方法识别轨道模态参数的可行性。 最后,在全面总结论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尚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的应用和推广,总结和归纳了有关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连续复合螺旋箍约束混凝土柱强度计算公式
本文结合迭合梁模型的现场实测,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将其与理论分析相对比,给出了迭合梁温度场分布特点和温度变形规律。鉴于日照下迭合梁瞬态温度场时程分析的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地域的限制导致对昔格达土这种土质认识不足,在攀西地区地震、降雨等诱因导致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昔格达土质的特殊工程性质逐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SSI)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领域中的热点前沿问题之一,相关的研究分析对于正确了解结构的地震动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国内外对相互
结构损伤诊断已经成为近年来工程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输电线塔工程相对于其他结构,有着特殊的外在环境,常年受风雨作用和侵蚀,因而其易损性也更大,一般的检测理论难以满足监控的要
目前,中国大部分铁路桥梁采用混凝土预制梁,但是常规混凝土材料存在强度偏低、耐久性不足、抗震性差等问题.不仅不利于混凝土桥梁向轻质、大跨方向发展,又影响桥梁的安全性能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桥梁抗震非线性分析理论中的弹塑性梁单元、滑动支座、接触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适合于大型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模型,并在DRA
为了进一步拓宽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广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难以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潜在恐怖袭击以及偶然事故引起桥梁爆炸事故越来越多,使得桥梁结构抗爆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服役钢筋混凝土梁桥,一旦关键构件
本文以非相关塑性流动理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混凝土本构模型。有研究者在试验中发现混凝土在很小的压力下就有塑性变形;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达到峰值前甚至峰值后不一定会有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