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配电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其故障测距方法已无法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相比于传统的测距方法,行波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故障测距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主要采用快速独立分量法对配电网故障行波测距分析,进行测距新方法的研究。针对配电网系统的结构,研究了配电网线路模型,分析了配电线路的故障暂态行波传输特性。故障后的行波信号是具有非高斯性、突变性、非平稳性的混合信号,其可以等效为线性数学模型。根据配电线路的行波提取要求,分析了峭度和负熵的独立分量法(Fast ICA)对非高斯性质的混合信号和故障电流信号分离特点;负熵算法能够可靠分离交流故障暂态电流信号,可用于对配电线路的故障行波特性分析,建立将故障电流行波信号为信号源的Fast ICA故障测距算法。采用单通道的故障测距方法可以节约测距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负熵的单通道Fast ICA最优目标函数。通过对混合电流信号的线性等效,提取含有故障特征的电流行波信号,判断故障电流行波波头极性是否一致并捕获前两个最大波头的时间,利用单端法测距公式计算距离。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配电系统模型;对不同支路、不同位置故障点和不同接地等运行方式故障测距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单通道Fast ICA测距方法准确、可靠。
其他文献
龙薯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高产、商品薯率高、适应性广的中C9305-6为母本,抗晚疫病、抗3种主要病毒病的rи6pид569N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介绍了IEC 61850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国内外对IEC 61850的研究现状。通过和其它规约进行对比,描述了IEC 61850的六大特点:分层、抽象通信服务接口、自我描述、配置管理、统
APF作为当前治理谐波至关重要的电力设备,结合大功率变换器能够在中高压电力场合工作,实现APF的应用领域从低压到中高压的跨越。但是大功率变换器随着应用领域电压的升高所应用的功率开关器件数量也成倍的增长,相比于低电压领域应用的APF,大功率变换器工作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靠性大打折扣。这一重大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大功率变换器的飞速发展,因此解决大功率变换器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
电压质量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这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
本 文 受 国 家 自 然 基 金 项 目 “配 电 网 最 优 切 换 免 疫 模 型 和 算 法 研 究(No.50307015)”等相关课题资助。论文对复杂中压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开关优化配置以及网络重构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直接针对用户的环节,对用户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据国外电力公司统计,大约有 80%的停电事故缘于配电系统故障,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