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智能切割系统研究与开发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变片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敏感元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设备、航空、医疗和石油等多种领域。鉴于目前应变片手工切割技术存在的弊端,开发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应变片自动切割设备将具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以国防科工委研发项目“应变片智能切割设备开发”为背景,以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应变片智能切割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切割线的自动定位,采用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应变片的切割,并通过以太网现场总线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集中监控,完成了应变片的精确、快速及大批量自动切割。本文侧重研究应变片图像处理、现场控制器的设计及以太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性能。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分析应变片切割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变片智能切割系统开发的意义及系统要实现的技术性能指标。阐述了基于以太网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应变片智能切割系统工作原理。(2)完成了应变片切割线精确定位算法的前期图像处理工作。包括应变片含噪图像滤波、灰度图像二值化、连通域查找、标识的提取及标识细化。(3)采用MODBUS/TCP协议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的通讯,根据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性能指标设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驱动及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4)针对NCS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NS2仿真网络传输协议、业务源流量发生器、路由队列管理机制、路由算法,实现对以太网网络性能的测试,定位本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太网时延问题。(5)分析了以太网网络时延组成及特点,通过仿真给出了时延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以太网中存在的随机时延提出了NCS随机时延的解决方案,将对时延的研究转为对系统不确定性的研究,设计了H_∞状态反馈控制算法和改进算法保性能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保性能控制算法对随机时延控制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世界各国航天事业和空间网络的快速发展,建立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综合网络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之一。空间通信链路具有链路易中断、传输率不对称以及消息延迟高等问题,而传统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种调制技术,在高速无线数据传输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它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许多低速率子数据流,将相互正交且重叠的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实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智能问题解决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是结合GA和CBR各自的优点在对机械产品智能系统进
激光测距系统可以通过提高时钟脉冲的频率减少测距误差,要得到厘米的测量精度,则要求计数频率为几十GHZ,显然这对普通电路中测量系统的要求太高,TDC-GP1是德国ACAM公司生产的通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危险品城市运输量在大幅的增长,而危险品运输事故也与日俱增,导致重大、恶性事故频发。不同于一般事故,危险品运输事故对环境和人类(潜在)的危害是巨大的。基
随着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器与操作系统的结合使得控制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各类控制应用领域,嵌入式产品以其功能强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扩展方便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无线通信业务需求量的加大,人们不再满于简单的语音通信,从而从简单的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转变成了必然的要求,提供多媒体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测试系统通常由被测对象、信号源、测量电路、控制器、人—机接口等五部分组成。任意波形发生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信号源,被广泛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现代自动测试系统主要基于VXI、PXI等测试总线,由模块化的仪器/设备组成。其中,PXI总线是Compact PCI(CPCI)总线向仪器/测量领域的扩展。该总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好、成本低、重量轻等诸多优点。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CPCI的任意波形发生器。本文围绕任
本文针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应用要求,以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为应用对象,设计了联合卡尔曼滤波器,并完成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基本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本文还提出
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步伐的加快,水下焊接机器人在深海探测和海洋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焊缝跟踪是焊接机器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论文以实现水下焊缝激光传感视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