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针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其患者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病区住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 OArthritis,KOA)并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从1-60进行编号,采用SPSS24.0对纳入研究的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针刺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其患者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病区住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 OArthritis,KOA)并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从1-60进行编号,采用SPSS24.0对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为药物组和针刺组各30例。药物组从术后第一天开始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每日2次;1周后改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日2次。针刺组在药物组的基础上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日进行黄帝内针针刺治疗,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根据黄帝内针取穴原则,于患者手术部位肢体的对侧上肢肘关节曲池穴、曲泽穴以及天井穴附近寻找疼痛点为主要针刺部位,嘱患者适当屈伸患膝关节行导引配合,留针45min,共治疗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后综合运动功能测试评分(aggregated locomotor function score,ALF)、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追加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观察指标,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最终完成病例59例,针刺组脱落1例。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病程及术前用药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1)术后第5天针刺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被动活动状态下,术后第5、7、14天针刺组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膝关节活动度:(1)术后第3、7、14天针刺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较药物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术后第3、7、14天针刺组较药物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LF测试时间: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针刺组完成ALF测试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药物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CRP水平:术后第14天针刺组血清CRP值下降更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追加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药物组有9例,针刺组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多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帝内针针刺有助于缓解单侧TKA患者的术后疼痛,尤其对患膝关节被动活动时疼痛的改善效果联合黄帝内针针刺干预优于单纯使用非甾体类药物。2.黄帝内针针刺辅助镇痛下可以更明显改善TKA术后患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并有效减少膝关节功能ALF测试所用的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3.和单纯运用非甾体类药物相比,联合黄帝内针针刺可以更有效降低患者术后CRP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4.黄帝内针针刺用于TKA术后镇痛与功能康复在穴位选择上有法可循,操作简单,安全性较好,并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文献检索结合处方医案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分析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诊疗理念、特色疗法和用药规律,并从中整理、总结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的学术经验。方法:(1)通过查找图书馆、互联网、名医等数据库,以及寻访韦老以往带教门生及其家眷典藏等途径,检索公开出版有关韦贵康教授研究、论述颈性眩晕的相关著作,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识。(2)结合笔者硕士三年期间的临床跟师随诊记录,以韦贵康教授治疗
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肝肾亏虚证型对黄韧带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比较腰椎管狭窄症之肝肾亏虚证型与腰椎管狭窄症之非肝肾亏虚证型的患者,其血清中性激素的表达水平、黄韧带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及黄韧带组织中mi R-21表达水平的差异,从而研究退变黄韧带组织中mi R-21及TGF-β1的表达与肝肾亏虚间的关系,为腰椎管狭窄症疾病的中医诊断、未来的中医药干预治疗提供实验研究依据及参考思路。方法:
目的:此课题旨在观察活血利水安神方治疗水瘀互结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入临床试验后,接受帕金森病的常规治疗和其他合并基础疾病的对症治疗,并予口服阿普唑仑片,用量0.4~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共纳入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门诊或者住院部的符合脾肾阳虚型膜性肾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包括起居饮食、抗凝、降脂、降尿酸、ACEI/ARB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真武汤,疗程共8周。监测所有患者治疗0周、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总结证候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探索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规律,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纳入2018年09月—2021年0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共29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将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类处理。将观察表的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化浊膏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运用西医基础治疗对脾虚湿盛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评价健脾化浊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8例脾虚湿盛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规律作息;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量;坚持抗病毒等病因治疗;低蛋白血症予补充白蛋白及利尿等。);治疗组24例,该组在西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平喘固本汤加减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估(CAT)、肺功能(FEV1、FVC、FEV1/FVC)、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的变化,探讨平喘固本汤加减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对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借助质谱检测方法初步揭示本方疗效机制。方法:(1)收集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四逆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
目的:评估楮实子耳穴贴压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心功能、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并对比楮实子耳穴贴压与王不留行耳穴贴压的差异性,旨在评估楮实子耳穴贴压法改善CHF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并为CHF并发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或门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挖掘和整理八桂蛇伤流派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探讨八桂蛇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人物、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以梳理八桂蛇伤流派的形成发展史,总结具有特色的蛇伤治法,丰富八桂医学尤其是八桂蛇伤学内容,促进八桂蛇伤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为中医的教学、临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文数据库,搜集八桂蛇伤医学的现有资料,依据实际需要实地走访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拜访医家及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