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jtcq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入组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的患者,分别给予口服吲哚布芬和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两者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为吲哚布芬在临床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和用药参考。  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总计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吲哚布芬片组(40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4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全项、尿常规及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证实下肢深静脉通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试验组(40例),术后12小时给与口服吲哚布芬片抗凝7天,1片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40例),术后12小时给与低分子肝素抗凝7天,6400iu皮下注射,每日2次。两组患者术后均给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嘱托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术后15天,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超声、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全项、尿常规及D-二聚体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以观察吲哚布芬片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  1. 两组患者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术后15天复查超声,试验组中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中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15天复查D-二聚体与术前相应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  2. 试验组中2例患者出现皮下淤血,对照组中9例患者出现皮下淤血,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4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查凝血常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 吲哚布芬能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 口服吲哚布芬不会增加术后抗血栓形成的出血风险,且胃肠道反应小。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通过合成、分泌、代谢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和增殖,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肿瘤坏死因子-α(Tum